-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董渺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公益活动中设立点赞指标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引发关注。
点赞数量,本该是群众自发认可的结果,是群众满意度的如实反映,而一些地方却将其设置成指标任务摊派给党员干部,让不少人叫苦不迭。正如网友调侃,“这辈子,你未必为一个人拼过命,但肯定为某个人‘用力’点过赞”。
设立点赞指标、摊派点赞任务,本质上也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究其根本,是个别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政绩观作祟,忽视了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简单地以数字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这种只看重表面形式、忽略实际效果的做法,不仅无法推动工作,反而加重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负担,长此以往,还会滋生数据造假等不正之风,必须坚决予以整治。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升级,“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花样翻新,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严加警惕,坚决防止其反弹回潮,绝不能用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加强常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常态化整治,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工作实效作为评价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推动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让基层党员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推进数字化工作的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务实高效的原则,让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基层、造福于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