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汪曼莉
最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聚焦网民关切,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算法作为一项技术,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平台。客观来说,这有助于平台管理用户数据,以此来改进平台功能、提高用户体验、留住并吸引更多用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现实中,在利益驱使且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算法技术被滥用,导致“两人同一时间、同一平台,使用不同账号购买相同商品,价格竟然不同”“部分平台依据用户浏览历史,过度推送同质化内容”“两人浏览同一视频下的评论区,看到的内容截然不同”等乱象频频发生,让人猝不及防,防不胜防。
2020年,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让算法为大众所熟知,算法也被千夫所指。今年上半年,农夫山泉和创始人钟睒睒遭受了一轮网络暴力,钟睒睒于近日公开指出部分社交平台的算法助长了谣言和网暴言论的传播。不受约束的算法成了商家和平台的“算计”,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破坏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网络舆论生态。
技术本无善恶,如何使用技术却须有“度”。此次开展的清朗行动,较之前有更多部门参与,治理手段也更多样,有助于构建一套更加系统全面的算法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算法安全保障能力,促使算法应用朝着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可控的方向发展,实现优化网络生态、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目标。
同时,于平台一方而言,要积极主动看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内容审核,确保算法推荐的健康性和多样性;要公开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运行机制,提高透明度;要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优化算法;要避免过度采集个人数据,保护用户隐私等,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