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3日
串景成链,培育新增长极

白毅鹏

近期,银川文旅集团采取景区串联“嫁接”的方式,将银川览山公园“看日落”网红品牌延伸,策划了银川滚钟口风景区“看日出”项目。两个项目呼应,迅速带火了银川滚钟口风景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看日出日落”文旅新线路。

近年来,不少景区推陈出新,通过串联“嫁接”,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和文旅增长新空间。‌陕西拥有众多特色自然景观、大量历史古迹和丰富文化遗迹,做精文旅资源整合具有天然优势。

“特”字当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行是从熟悉的生活中抽离,前往陌生的地方,邂逅别致的风景。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以及西安博物院等,是众多文博爱好者到西安后的游览打卡点;位于咸阳的西汉帝王陵墓群,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纵横天下的王者气概;陕西还有“文学陕军”“西部影视”等文化品牌。这些都为省内统筹规划特色区域游、精品线路游提供了有力支撑。

“融”为关键。串联“嫁接”旅游资源,涉及景区景点的串点成线、点面结合。各地文旅部门、各景区要有“抱团发展”的共赢意识,打出“组合拳”,下成“一盘棋”,推进跨区域旅游协作。比如推出旅游年卡、旅游优惠券等产品,资源整合效率越高,老百姓可玩的项目越多,文旅消费的连锁效应才能越大。“融”还意味着跨界强强联手、提质增效。如打造“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不同产业链开放协作、相融共生。

串景成链。对游客而言,单调雷同的风景会使旅行感受大打折扣,个性、多元、丰富的旅游景观,才能让人在移步换景中,感到眼前一亮、回味无穷。因此,文旅部门要加强省、市、区、县之间的跨区域协调联动,把孤立的景点连成生动的文旅地图,推进资源共享、客源互通、政策互惠,共同打造富有质量和深度的特色文旅品牌,让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得以满足,游览体验得以深化。

夯实“基”点。文旅资源整合,机制理顺是前提,要转变评价考核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高效协调、充分联动。不同景区景点涉及不同的管理主体,整合重组资源要实现蛋糕做大、利益共享。对成功跨界、华丽转身的旅游新创意、新举措,要予以激励支持,给有为者创造更大发展空间。要补足短板和弱项,提升景区周边交通设施、内部基础设施等承载力,用智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