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0日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助力开发区创新发展

省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局长 鱼向东

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高地,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资本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独特功能。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能够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建议: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要素集聚,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通过支持开发区改革创新,更好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开发区体制改革,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目前,省内各级开发区数量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同时面临内外部竞争。建议加强统筹、省市县联动,通过“主园区+飞地模式”等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减少管理层级和决策链条,推动开发区提升效能,做大做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培育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企业。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要求,积极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根据不同开发区功能打造集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培育更多硬科技、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并引导企业借助陕股交、新三板及沪深北交易所等平台挂牌融资,加快发展步伐。

加快要素资源集聚,更好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产业+科技+金融+软环境生态”要素集聚。建议以秦创原总窗口、西安高新区等为重点,依托区位、政策、产业、规模、科技等核心优势,吸引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相关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辅助支持机构等入驻园区,围绕政策支持、信息共享、配套设施和产融对接服务等搭建金融孵化平台,加快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快融资平台转型,更好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点。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开发区之间存在工具依赖、风险积聚和转型挑战等复杂关系,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与借助增量债务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平台、营造环境。建议加强整体谋划,通过合理发行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化解债务压力,让融资平台轻装上阵、加快转型,把更多资金资源投入产业培育、科技企业孵化中去,促进形成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