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省政协常委、咸阳市政协副主席 房晓飞
今年以来,咸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积极促进园区优化整合、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和新型工业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调研和工作推进的实践中发现,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仍需完善、产业聚集度不高、创新动能不足、基础配套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建议: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政企分离、管运分开”原则,深入推进“党工委(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轮驱动。在管理体制上追求高效能,深化“大部制、扁平化”改革,推进行政决策、规划落实、营商环境等职能向上集中于管委会;在开发运营机制上力求市场化、专业化,推进双招双引、项目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能下沉到平台公司。
锚定主导产业定位,打造发展新优势。围绕全省35个重点产业方向,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产业规划、发展方向,在全省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百亿元级产业创新集群。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将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发展,逐步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推进开发区招商工作实体化、专业化运作,实施靶向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专业性、成功率。
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省级层面加快实施咸阳经开区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深化西安咸阳产业一体化合作。加强西安咸阳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和联合实验室,促进科研人员合作交流、科研成果共享转化。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注重招大引强和终端延伸,实现开发区从“原材料初始加工产品生产地”到“终端产品输出地”的战略跃升。
加强配套服务,提升综合承载能力。高标准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类生产生活要素集聚。积极争取开发区重点项目纳入国家支持大盘子,通过土地出让、信贷、开发公司经营收益等渠道筹措资金,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围绕“政府诚信履约、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优惠政策免申报直接兑现”等企业高频关注事项,明确各方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权利和责任,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