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省工商联副主席、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斌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不断推动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
但通过调研了解,开发区在提升涉企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为此,建议: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传统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运作机制,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严格兑现政府承诺,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机制、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信用体系建设。
提升涉企服务水平。规范涉企行政审批程序,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优化跨层级、跨系统、跨区域、跨部门业务流程和办事流程,争取企业办事“零跑腿”“跑一次”。制定招商引资政策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统筹兼顾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实行一致的惠企政策,让市场机会均等;实行招商引资“一条龙”服务责任制,完善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创新政策,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完善服务体系、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跟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产业升级上精准发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强化经营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效激发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