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0日
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邢欣

西安市自1991年设立开发区以来,举全市之力支持和推动开发区建设,让开发区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核心增长极。

开发区的改革创新做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开发区建设的有力支撑。西安市相继出台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先后举办推进开发区建设大会、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大会,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区、改革开放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全面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因地制宜推进“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在“理顺机制、厘清权责、集中优势、整合要素、激发活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坚持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明显增强。西安市布局建设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集聚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长短波授时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制机制趋于行政化,对经济特区和创新试验区定位不精准,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创新不够;未来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开发区高速发展的需要;社会事务负担较重,分散了开发区在产业开发方面的力量,影响创新产业发展;项目接续不足,对未来产业谋划不充分,招商不足。为此,建议: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工业主阵地作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开发区规划、管理、建设、运营机制,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深化开发区产业布局创新,聚焦现有的主导产业,做强做大产业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主责主业,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全力打造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深化开发区产业生态创新,瞄准科技前沿,从创新环境营造、核心技术突破、创新主体培育、产业要素支撑等方面重点发力,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在开发区的孵化和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开发区产城融合创新,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以开放促改革调结构,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和关中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