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8日
把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放篇”做出彩

南楠

截至8月,中欧班列(西安)今年累计开行突破3000列,开行量稳居全国第一。从加强口岸建设,提升通关效率,到推动“陆—海—空”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再到促进规则标准衔接,拓展运输服务网络,中欧班列(西安)不但让越来越多的“西安制造”“陕西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低运费走出国门,而且为八方客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这列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是陕西书写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篇”的一个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着眼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提出健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机制。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是升级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是两者有效结合的一个突出方面。当前,陕西在全国对外开放大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将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核心在于把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放篇”做出彩。

要坚持抓要素流动型开放夯实“硬支撑”。只有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资源要素才能更高效率地流动,区域内的产业建设方能协同规划,避免过度同质化。比如,近年来,丝博会的国际采购、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等平台作用,不仅带动了国内市场发展、释放内需潜力,还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陕西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就要突出以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为主轴、高能级开放平台为载体、中亚地区为重点、外贸外资外经外事联动为抓手、横向经济技术协作为纽带,着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效能。去年,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召开,中国同中亚在新起点上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这一背景下,意味着陕西要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用好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平台,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旅游合作,鼓励支持更多企业、高校等走出去,努力形成更多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

要坚持抓制度型开放优化“软环境”。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有力体现。目前,这一趋势在陕西已经显现。据了解,今年前7月,陕西的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借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中国与厄瓜多尔、中国与塞尔维亚等自贸协定落地实施,梳理出关税减让比对清单,精准指导企业择优享惠,前7月帮助汽车出口企业享受外方关税减让8600万元,为企业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营造开放良好“软环境”,必须以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重点。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依托西安“空港”“陆港”打造开放型经济改革创新区,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全域开放体系,持续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赋能。

把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放篇”做出彩,体现陕西开放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思路一变天地宽,思路落地靠实干。有思路,加实干,陕西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一定能够谱写出更多的华彩乐章。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