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8日
活力增 “经脉”通

汪曼莉

人体运转,脉络畅通则身强体健。经济运行亦如是。疏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梗阻”,打通“经脉”,让各环节高效顺畅衔接,才能推动经济稳健运行。

市场活力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市场活力无论对经济的量质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扩大就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都是极大的促进。市场活力与市场环境、经营主体息息相关。因此,解决陕西经济转型中的分化和阵痛问题,尤需在创造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和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两个方面加大力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一个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首先,有赖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让政策工具靠前发力,通过健全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和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穿透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增强企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其次,有赖于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陕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然而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还需进一步用好改革法宝。要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实施意见》精神,稳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不断降低市场“门槛”,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让市场规则更加透明,市场环境更加公平。要推出一系列“小切口”改革举措,把以往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成果制度化、长效化,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再次,陕西通过项目招商引进高质量项目,这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增量“活水”,必须以此优存量、提质量,让市场内生活力更足、潜能持续释放。

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只要经营主体保持活力,经济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工作和政策配置一定要深入、扎根于经营主体,围绕他们而展开。要结合改革新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要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能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激发市场活力,还有一个重要因子——开放。只要打开开放大门,让各类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就能营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陕西被赋予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目标定位,随着在全国开放大局中的优势日益凸显,还需一手抓要素流动性开放夯实“硬支撑”,一手抓制度型开放优化“软环境”,更好以开放为动力激发市场活力。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