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6日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态”

刘国英

凤翔泥塑传承人开设研学课程,触网售卖手工制作的材料包;高校学子对汉中藤编工艺进行数字化建模,用三维动画展现一根藤条怎样变成一件藤编作品;采用宁强羌绣元素设计制成的手袋、装裱画伴手礼深受青睐……笔者今年在基层走访,喜见非遗创意、创新、创造“花样”迭出,并以链接传统与时尚的“国潮风”迅速圈粉Z世代。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历经千百年岁月沉淀,是前人智慧的凝结,国人情感的寄托,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然而,一些老手艺一度面临形态陈旧、参与者寥寥等问题,在年轻人中难获拥趸。近年来,聚焦“困境”突破,非遗传承发展成效突出,诸多老手艺尝鲜新“玩法”、进入新场景、有了新模样,纷纷以符合时代样貌的“年轻态”进入各类生活场景和公共空间,在融入现代生活中让大众“看见”非遗之美、领略时尚之味、体会国风之韵,获得强大的生命力,非遗热持续升温。

非遗“年轻态”不仅改变了大众对其“质朴、民间”但不合潮流,“原始、艳丽”却“拒人千里”的刻板印象,更成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解。

这样的例证并不鲜见。一些传承人通过创意,对非遗进行重新“包装”,制成饰品、手袋。一些非遗登上文旅舞台、非遗市集,展演展示频频“出圈”获赞。一些博主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推介皮影、剪纸、戏曲等,表现风格贴近年轻人,传播方式直观亲切,带火了内容与平台。实践表明,以“年轻态”求新求变,既让非遗变得鲜活可爱,凸显了文化魅力,又点燃了传承动力,激发更多“青春力”投入非遗创意设计、数字转化、网络传播、文旅活动等领域,逐渐活跃在赓续文化传统、守护文化根脉的第一线。无论秦腔、汉调桄桄,还是华县皮影戏、凤翔泥塑等,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青春版”传承人。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数据显示,网上非遗相关人群的“画像”趋向年轻化,非遗短视频创作者以80后、90后为主,非遗内容观众和非遗产品的消费者则以90后、00后居多。

无疑,守正创新开新路。非遗传承有了更多的见证者、支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当然,时代奔涌,技术迭代,非遗传承发展还会面临新的课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赢得发展;只有拥有青年,才能拥有未来。呼应时代需求,融合新生代审美偏好,搭建新型传播平台,丰富传承发展载体,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让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发展的队伍,非遗才会以更时尚的表达,更沉浸的体验,更宽广的舞台,继古开今,蓬勃新鲜。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态”。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