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

董渺

近日,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严格整治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这一行动,体现了我省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坚定决心,切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到实处。

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性、环保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许多消费者在加入使用电动自行车“大潮”后发现,现实中,电动自行车处境“囧”态百出、饱受“排挤”,甚至被“歧视”。有的城市道路没有足够多的非机动车道,有的非机动车道已容纳不下庞大的车流,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间,时常有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甚至被挤到人行道上与行人抢道。有车主反映,居住的小区共有23栋楼,但车棚只有1个,每天早晨仅取车就得用20多分钟;有车主吐槽,居住的小区虽有车棚,但是管理跟不上,头盔等物品常常丢失;有车主面临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够用、充电难等困扰……

近年来,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事故令人揪心、发人深省。客观上讲,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知识宣传普及比较到位,电动自行车不得进入电梯、不得停放楼道的常识早已深入人心。即便如此,为何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矛盾纠纷仍频见报端、屡禁不止呢?我们是否可以采用一种反向思维,尝试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呢?

比如,尽量让电动自行车专道行驶,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行人抢道的现象是不是就会减少?或者在居民小区多设几个车棚,尤其给车棚选址时,多听取车主的意见建议,车辆乱停乱放造成车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纠纷是不是就能减少?再或者,相关科研单位加大技术攻关,研究出更大容量的电池,是否就减少了车主私自改装电池的违规操作呢?等等。与其一味地靠突击检查、行政命令或者处罚来消除问题,不如与车主多一些共情、多一份分担和细化服务,不仅让车主可以毫无顾虑地买车,还能后顾无忧且体面地用车,真正享受到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安全、通畅和便利。

或许,唯有把看待问题的思路和角度转变一下,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唯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真正解决时,才谈得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