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9日
从一时旺到一直旺

魏向荣

新时代,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重视做好、做深“土特产”文章,以小谋大、以小托大、以小连大、以小成大,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各展其长,成为乡村振兴亮丽的一笔。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土特产”升级发展之路。怎样进一步把“土特产”这篇文章做深、做实?怎样主动适应当代人绿色健康审美多样消费需求,使产品、服务、场景、创意、产业等逐步走向中高端?整体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各地的实践看,“土特产”必须打开生产标准化、服务品牌化、产业集群化、消费场景化之路,努力从一时旺变为一直旺,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

前不久,淳化荞面饸饹品牌战略实施和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还授予淳化县“中国荞麦之乡”称号,这标志着淳化荞麦产业在标准化、品牌化、中高端化发展的路上又向前跃升了一步。近几年来,作为“土特产”的淳化荞面饸饹,走了一条“小荞麦、大产业”的发展之路。据统计,现在,淳化荞面饸饹门店已经发展到1300多家,县域内外集群化拓展,年营业额整体在4亿元以上。这得益于淳化县委、县政府把荞麦产业作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坚持用现代产业“链”式思维整体谋划、科学运筹,放大视野、持之以恒推进荞麦产业集群发展。县上出台了荞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运用“科技+政策”双赋能、“外引+内培”双发力、“线上+线下”双推进的“组合拳”,全力打造荞麦种植、加工、销售、餐饮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在于产业振兴。各地的“土特产”资源,是县域经济提升、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支撑点、增长点。基于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各地“土特产”,恰是乡村产业扎根乡土,体现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重要依托,很多具备产业化发展提升的潜质,关键是如何走出一条新时代“土特产”产业化发展之路?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需要在品质、品味、品位、品相、品牌上全面适应当代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喜好,营造新的消费场景,着力在价值链挖掘、产业链拓展上出点子、创路子。“土特产”的想头、干头、彩头都在“链”上,要在价值链上创新创造,在产业链上聚焦聚力。价值链要如涌泉,源源不断;产业链要如藤蔓,集群发展。

一方“土特产”,在今天往往具有多重价值、多重功能。它根植农耕文化,承载非遗技艺,吐露青山绿水,自带乡土气息,大可以做“+文化”“+旅游”“+生态”“+健康”等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很多地方在丰富价值链、拓展产业链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但如何走向中高端,形成集群效应,还需要因地因时因势制宜,努力让更多的“土特产”成为县域经济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