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揠苗助长不可取。 辛刚作
孙萍
“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产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在少数。“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
这些年,党中央高度重视纠治“四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是,一些地方的形式主义仍以不同形式出现。比如,有的地方在贯彻上级任务时,为了突出表现而拔高目标,在实际操作层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
“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的背后,既有个别干部政绩观“偏航”的问题,也有“考核评价”的问题。抓工作、促发展,既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既要吃透上情,也要摸清下情,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等关系。如果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时,只考虑上级“高兴不高兴”,在体现基层和群众意愿时,不顾基层实际、忽视群众呼声,这种只唯上不唯实的做派,往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向“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说不。眼睛不向下看,就容易脱离群众,落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窠臼。比如,在环保检查中,为了给上级展示“突出成绩”,有的部门会在检查路线上“精心布置”,临时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而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因此,党员干部要经常叩问内心,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忙碌?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人民群众做事情?
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两者统一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之中。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不仅要眼睛向下,还要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只有在工作中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才能找准工作的方向、自身的定位。
党心齐,党治国理政就有力量。人心齐,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固。只有上下同欲,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才能真正尽到职、负好责,真正为人民服务、肩负该担当的责任,让党心民意同频共振,事业发展才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