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4日
莫要患上“AI依赖症”

曹雅丹

目前,DeepSeek、ChatGPT等生成式AI炙手可热,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这一新技术,与之相关的应用也是“遍地开花”。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如可以实现数据统计一键生成、公文模板自动填充、群众咨询智能应答。但笔者发现,部分干部将AI视为“万能钥匙”,从材料撰写到决策判断,皆以技术代劳,这无疑是变相的“懒政”。技术本应如车马助人远行,但若将“工具”当作“双腿”,久而久之,必致足不能行、脑不能思。当干部患上了“AI依赖症”,沉迷于AI的“一键生成”,便会失去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和独立思考的真本领。

基层工作的核心在“人”而非“器”。基层工作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感知冷暖。AI虽能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分析,但无法传递群众话语中的弦外之音;虽能预测风险趋势,但难以捕捉市井巷陌的喜怒哀乐。若用冰冷的屏幕替代温热的握手,用程式化回复消解面对面的沟通,基层工作的“血肉联系”便可能沦为“数据连线”。

基层干部要借AI之力提效,更要以实践为基求真。报表不能替代田间地头的调研,智能客服无法取代促膝长谈的倾听,须以“工具理性”服务“价值理性”。例如:用AI处理重复劳动,腾出更多时间走入群众当中;借数据分析辅助决策,但始终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证精神。唯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方能在技术浪潮中守住为民服务的初心,方能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面对AI技术,基层干部当如驾驭骏马的骑手,既善借技术之力驰骋,也紧握缰绳把控方向。唯有让技术服务于人,方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筑牢党群连心桥,让基层治理始终保有温暖的底色。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