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汪曼莉
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中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子恺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演奏起来,一时把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缘于这份对世事的耐心,让他在细粒微毫间,亦得人生真趣味。
读此文,不禁想到这“耐心”一词,如今已是难见。人们好像越来越不耐烦“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更愿意相信“一挥而就,马到功成”,希望凡事都能“立竿见影,吹糠见米”。比如外卖要30分钟内送达,短视频要15秒抓住眼球,创业要三年上市……仿佛慢一步就会被时代抛弃。有朋友与我探讨: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耐心还有意义吗?
有没有意义我们不着急回答,且将最近的几则新闻联系起来看:五年磨一剑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票房持续攀升破纪录;DeepSeek横空出世,在全球AI浪潮中,创始团队没有跟风挣快钱,而是坚持回到AI大模型架构底层去创新和优化,以一腔孤勇冲破封锁;“杭州六小龙”掀起“科创旋风”,从2017年率先发布全国首个“机器人+”行动计划到如今的高光时刻,杭州一直在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说,很多竞争都是阶段性的,过于纠结短期竞争,反而容易迷失方向;《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说,要做好作品,必须打磨,这个时间是省不了的;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雷军说,要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肯定得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伟大是熬出来的……学者余世存的《时间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道出了一种智慧,也映照出一种品格。在时代的喧嚣中,默默坚持与时间对话,岁月自会给你答案。
伟大是熬出来的。熬,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主动的沉淀。就像那老火靓汤,唯有文火慢炖,才能让食材的精华完全释放。至于那些急着大火煮沸的,往往只得其表,未得其里。也像那修建苏州园林的匠人,修一座假山要用去半生光阴,叠石理水,反复推敲。亦像那江南的茶农,虽知明前茶的珍贵,但也懂得等待雨前茶的醇厚。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不会辜负任何一个认真耕耘的人。你看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还有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哪一个不是时间的馈赠?陈年老酒,岁月自会赋予其独特的韵味;百年老店,时光自会打磨出它深厚的底蕴。
快节奏的时代,坚持长期主义就像是在湍急的河流中逆流而上。我们又该如何坚持自己的长期主义?或许,答案就藏在日常的点滴中。选定一个方向,像老匠人一样专注;保持一份耐心,像茶农一样懂得等待;怀着一颗匠心,像成功的电影人一样精益求精。不必着急,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
百年佳酿的滋味,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坛老酒,用时间去酿造,用耐心去等待,相信终会等到香气四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