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杨飞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技能是立身之本,也是就业之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分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突出表现为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更新节奏不相适应。尤其是一些农民工技能水平较低,导致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高。
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难题,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是关键一环。基于此,《意见》明确提出,发挥用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引导行业企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在此过程中,要精准摸排农民工的求职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同时,通过信息推送、集中宣讲、送政策上门等多种方式,组织发动他们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在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方面大有可为。企业应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确保60%以上的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同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企业应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此外,企业还需制定长期的技能人才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帮助农民工增加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农民工技能提升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相关部门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切实将技能培训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特点,根据用工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促进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当然,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也应抓住这宝贵的机会,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成就职业梦想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为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