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张江舟
近期,我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正如火如荼展开。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的前两个周末,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路跑赛事超过50场。按照赛事规模计算,参赛跑者总人数约60万人。
城市道路上、景区步道间,人们迈开脚步、舒展笑颜、自信奔跑。从专业项目变为大众运动的马拉松,见证了中国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在这场全民参与的运动中,参赛跑友、观赛市民、赛事工作者等各方共同绘就的全民健身画卷,成为活力中国的美丽缩影。
面对大众不断升温的路跑热情,各地城市给予热烈回应,抓住契机推动体育、旅游、商业等深度融合,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时尚潮流,使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渐入佳境。
跨城市报名参赛的跑者越来越多,跟着参赛选手同游办赛城市的“马拉松旅行团”不断壮大,围绕马拉松赛事开发的“旅游套餐”“消费大礼包”越来越丰富……马拉松赛事本身具备的市场潜力,以及其对体育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对消费的提振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令各地赛事主办方乐此不疲。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精心设计的赛事路线中,为城市代言的大量地标、景点被串珠成链,马拉松赛道化身“城市会客厅”。在这种再造的、充满仪式感的城市空间,城市文化得到全方位展现,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无论是跑道上的跑者、现场观赛的市民,还是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关注赛事的人,都会通过马拉松这扇窗与办赛城市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蕴藏着强大的情感和智慧资源。而这些正是城市发展所需的无形又无价的宝贵财富。
体育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42.195公里的马拉松赛道已成为观察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的一扇窗。马拉松运动展现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诠释的突破与进取的体育精神,传递的活力与激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了生动注脚。
在马拉松赛道上,世界看到活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