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周明
是不是觉得一些互联网广告越来越“不讲武德”了?
打开手机软件,本想快速进入页面进行操作,可跳转出的各类购物开屏广告却“第一时间”占据了视野。
最为人诟病的是,各类“摇一摇”开屏广告,其敏感程度已经超出很多人的日常使用习惯。无论是走路、乘车,还是坐着,只要手稍微摆动,就会触发开屏广告,随即跳转到购物软件页面,让人不堪其扰。
难怪有人吐槽:“无论打开什么软件,尽头都是购物软件。”在不少网友看来,“条条大路通电商”的开屏广告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还有损推送平台的形象。
“摇一摇”开屏广告“敏感弹出”后,想要精准关闭,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摇一摇”开屏广告的关闭按钮通常位于页面边角处,颜色与背景色调相似,且字体较小,不易识别。
为什么开屏广告越来越“不讲武德”?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用户的每一次浏览与点击都能量化成相应的指标,成为结算广告费的依据。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就APP弹窗骚扰用户问题开展专项整治。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进一步明确,开屏和弹窗信息窗口需提供清晰有效的关闭按钮,确保用户可以便捷关闭;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不得用高灵敏度“摇一摇”诱导用户。
整治行动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表明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然而,想要彻底解决开屏广告扰民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
专家表示,频繁的开屏广告跳转,或许可为消费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便利,但更多的是导致消费者的反感和抵触。从广告投放角度看,这一做法也在显著消耗用户的好感与信任。要想根治这一问题,政府部门的监管、广告运营商的自律以及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期待,开屏广告也要“讲点武德”。作为根源的广告运营商要明确意识到自己的短视行为,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不再被无尽的广告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