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8日
“盲盒经济”该降温了

盲盒不是魔盒。薛淞作

王志辉

最近一段时间,卡牌盲盒在中小学生中风靡。通过集卡、交换,学生们将各类卡牌盲盒视为新型“社交名片”。为获得稀有卡牌,甚至有中小学生不惜花重金购买。

卡牌盲盒因其华丽的包装、精致的图案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盲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消费风潮。一些由经典IP衍生出的卡牌盲盒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然而,也有不少家长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孩子沉迷盲盒,花费大。在盲盒经营者的炒作下,部分卡牌盲盒溢价严重,远超其真实价值,各类IP衍生出的卡牌盲盒更是五花八门。中小学生涉世未深,对金钱尚未形成理性认知,很容易陷入消费陷阱。据报道,一些地方中小学生每年花在买卡牌盲盒上动辄上千元的不在少数。此外,互相炫耀卡牌盲盒收藏也助长了攀比之风,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去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消费,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经营者应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同时,电商平台应担负起监管责任,打击经营者囤积、炒作行为,及时下架盗版、价格虚高商品。监管部门应及时对学校周边商铺进行巡查,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商家,依规对其进行警告和处罚,净化学校周边消费环境。

当然,还要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孩子沉溺于玩卡牌盲盒,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家长和老师应形成教育合力,将其卡牌盲盒消费引导至家长可控、老师可管的范围之内,并及时制止中小学生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看待卡牌盲盒,共同守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