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9日
由让座想到的

孙巍

让座,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人。这本是一种基于尊重和关爱的文明行为,一个不应有争议的话题,却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争议。

前不久,在某地的地铁上,一位老人执意要求女乘客让座,女子接受不了其强硬的态度,称可以给别人让,但不给这位老人让。老人随即对女子动手袭扰,后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如此,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礼让、谦让、忍让、辞让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直白地说就是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早在战国时,孟子就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孟子已把让与不让提高到区别人与非人的高度。

每个人生存、生活都不易,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如果不能“让”,不能相互理解、宽容、包容,就很容易起冲突。

“让”是人与人交往的缓冲带,能起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作用。主动让步能化解紧张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在人际交往中,“让”能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增进彼此之间了解与沟通,从而促进各方关系的和谐。

战国时期的文臣蔺相如,为了社稷之安,三让武将廉颇,终于使廉颇心悦诚服,实现了“将相和”。让的典故还有“三尺巷”的让墙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让出“三尺巷”,不是一件小事,这能让,一个座位又算什么?

我们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的体现,是出自对他人关心、关爱的一种奉献精神,体现出让座人的品格,也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明素养,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弘扬。曾经有一位老人为了表达对让座这一美德的肯定和感恩之心,精心制作了串珠编成的“小苹果”回馈给让座者。其实,对于让座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馈赠和奖励,一句“谢谢”就足够了。

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乘车让座位、开车让行人,还是排队让先后,都是人们的道德素养、文明素质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当让座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车厢里的氛围更文明和谐,我们的交通出行也会更舒心。

年轻人可以选择是否让座,即使不让座也不应成为被攻击或侮辱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老年人也应该尊重年轻人的权利,不能以自己的年龄为借口强迫他人让座。前不久,在某地的地铁早高峰时段,一女子因未给一老人让座而被指责。女子情绪激动,称自己每天加班到深夜,早高峰时身体不适,无法让座。结果,因为老人的指责,她的情绪更加激动……

让座本是出于道德和善意,而不是强制性的义务,不应通过指责和强迫来实现。个别倚老卖老的人,从自我出发来理解让座问题,于是在公交和地铁内引发了争执:年轻人因未让座,遭遇无理指责甚至肢体攻击;老人强硬要求他人为其让座……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社会在文明素质的提升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道德宣传教育。

当一个人因为身体状况确实需要一个座位时,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说明情况,寻求帮助,相信多数人不会拒绝,会乐意为他人提供帮助。虽然个别老人的行为有违常理,但还有不少老人微笑着辞谢年轻人让座,为年轻人发声,维护乘车秩序。在车厢里,彼此理解、礼让应成为常态。

还有人说,让座也是一个社会民生问题,确实有一定道理。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交通运输部门可以更加科学地调度高峰时段的车辆配置,或者设立“爱心座位”,让有需要的人方便使用;老人要理解包容,如在高峰时段尽量减少出行等。

让,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一种气度。营造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