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陕西省委会主委 陈玉玲
近年来,全省上下以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施我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省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村发展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偏低且不均衡;人口流失,存在乡村空心化问题;县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仍需提升。为此建议:
一是坚持试点示范,突出抓好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学习运用浙江经验做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和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宅基地所有权行使和收益分配机制,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加强土地征收管理,完善土地征收多元化补偿方式和保障机制。推行农户融资“整村授信”。推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涉农高校在乡村建立科技小院,引导“三师入乡”,鼓励推行乡村紧缺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二是坚持分类发展,积极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建设方案,遵从县城发展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发展路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推进县乡村道路联动、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深化县级统管机制,持续提升供水服务以及应急保供能力。建设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网络,推进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
三是坚持产业带动,培育发展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学习浙江培育乡村产业做法,统筹好现有产业发展与未来产业布局关系,发挥县级统筹资源要素作用,明确主攻方向,确定首位产业,形成“一县一策”,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现代农业园、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完善县级集配中心和镇级专业市场、村组田头市场功能,打造区域性农产品营销基地。
四是坚持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加大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改进乡村治理模式,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