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1日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孙萍

教育部决定自今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现实中,由于内因、外因等多种因素影响,引发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比如情绪低落、学习障碍、沟通困难,甚至走向极端。然而与“显性”的身体健康问题不同,心理问题往往是“隐性”的,很容易被忽视,甚至有的酿成了悲剧才发现孩子早已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因此,要像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立足“防未病”,消除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风险。一个温暖的家庭可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自信心。家长要将培育健康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提升应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指出问题,用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改掉不良习惯。有调查显示,学生活动频率、运动习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预期成正相关。家长应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减轻学习压力,减少过度控制,摒弃粗暴打骂,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塑造孩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创设有爱、有趣、有成就感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教师应加强学习,掌握更多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多挖掘学生优点、多鼓励学生进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校应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开足开好体育美育课,增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提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期,陕西省教育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陕西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配备达到100%。着眼未来,在全社会树立关心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培优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心理预警干预体系,让更多人拥有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共同搭建好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