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7日
职教专业设置应做好“加减法”

周明

当下,职业教育面临新的产业周期和更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更好适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专业设置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相关工作结果。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870个,与2023年度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

此次专业设置的大幅度调整优化,在一增一减中充分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关系。

以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为导向,本次专业设置在做“加法”方面,增加了现代物流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农业物联网等专业点;在做“减法”方面,则是对供给相对过剩的大数据与会计、现代文秘、电子商务等专业,撤销了多个布点。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职业教育办学目的来看,无论是人才培养抑或是就业,其专业设置都应紧随时代变化做好“加减法”。

如何做好“加减法”,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关键。专业设置必须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以教育之变应对好产业之变、育才之需。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化为落脚点,面向企业及市场,培养更多中高技能人才,并使其更好就业、实现人生发展。

以就业为办学导向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灵活且充分的自主权,在设置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分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争取办出富有特色并保障就业质量的专业。

同时,高职院校应避免盲目跟风、追逐热门,不能只是趁着热门趋势完成招生计划,而忽视了专业教学的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内容,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做好高职专业设置的“加减法”,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自身兴趣相匹配的专业选择。

学校之外,地方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调整思路、完善举措,建立健全本地区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新技能、新人才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可以预见,在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兴趣的引导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将在补技能人才之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