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西安理工大学郭宏超教授(右一)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识别与智慧防灾,研发了新一代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技术,并将其广泛运用于城市更新过程中既有建筑物的性能提升与改造。 本报通讯员 朱萌摄
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王端藓
3月12日,受西安金沙江电池有限公司委托,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教授团队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的二次电池新体系进行最后环节的测试。
充一次电能用多久?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价格能否被接受?这些是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关注的“焦点”和“痛点”。针对这些问题,李喜飞教授科研团队持续攻关10余年,研发出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因其价格相对低廉、适合大规模储能,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我们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发展需要和陕西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将科技前沿成果融入核心课程,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努力促进新兴领域前沿技术、前沿研究成果、前沿人才转化为新质生产力。”3月14日,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智军说。
能源逐“绿”,产业向阳。“由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为我们整合优势、攻克难题提供了重要平台。”李喜飞说,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高效整合科技企业的平台资源,推动校企开展高质量合作,促进成果高效转化。
李喜飞教授团队正是该校落实发展绿色化新质生产力行动的受益者。除了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喜飞教授团队还与川恒集团建立了“易纳能—西理工新能源材料联合工程中心”,突破了磷酸焦磷酸铁钠稳定性瓶颈,助力西部矿产公司转型升级与储能器件快速发展。李喜飞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助力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公共建筑安全问题牵动着越来越多人的心。西安理工大学的郭宏超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保障大型复杂公共建筑的安全和冗余度,以提高建筑物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他们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识别与智慧防灾,研发了新一代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技术,并将其广泛运用于城市更新过程中既有建筑物的性能提升与改造。
“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项研究的核心技术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郭宏超教授自信地说。凭着这份自信,郭宏超教授团队先后参与完成了西安火车站改扩建、长安书院等重点工程,为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安全、耗能减震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陕西首批“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西安理工大学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进行探索尝试。
“学校成果转化和学科建设互为依托、互为支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了‘双向奔赴’。”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申烨华表示。
西安理工大学的弋英民教授团队研发煤电节能自动控制技术,开发的系列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内50家煤粉利用和燃烧企业的100余台装备中,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7.8亿元;周蓓蓓教授团队研发出的“动态耗氧快速腐熟绿色智能装备”落户鄠邑区,用科技破解农业固废污染及资源化再利用的难题,助力增产增收;段宗范教授团队将他在学校的4项发明专利成功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开发的吸油棉产品可应用于海上油品泄漏紧急救援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液态油性物质泄漏的应急处理和快速回收;张嘉伟教授在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团队帮助李站村建起智慧养牛场,现代物联技术与畜牧养殖碰撞出“科技火花”……
依托学校在水利水电、集成电路、新材料、工业母机等领域的显著优势,西安理工大学努力组建大团队、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实现大转化。针对中试和生产场所规模小的问题,学校在科技园与西安奕斯伟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研发中试基地,研发电子级单晶炉设备,目前设备已经实现量产,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作出贡献。
在与西咸新区的合作中,学校在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创智云谷、科创大厦等处建设了3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7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利用园区的服务团队推动企业升规、晋位,形成了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