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王婕妤
“遇上春寒,要注意随时调控大棚的昼夜温度湿度,增强保温抗寒能力……”2月28日,延安市安塞区张思德乡村振兴产业指导员邬浪程来到招安镇枣湾村村民张海金的大棚里,指导田间管理。从增光补光、保温蓄热,到控水控肥、防虫防病,大棚里,邬浪程讲得仔细,张海金听得认真。
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去年以来,延安市安塞区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机制,积极打造“张思德文明服务+”品牌,将张思德文明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实践、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到工厂车间、项目一线,从政策宣讲、矛盾化解,到产业指导、帮办代办,群众需求在哪里,张思德文明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2023年,延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高质量项目作为硬支撑、营商环境作为硬基础、作风能力作为硬保障,全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干部作风能力得到提升。
延安市通过教育培训、典型引领和实践锻炼“三种途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坚持把作风能力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抓好调研成果、创新机制、正向激励转化工作。全市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凝聚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