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高质量发展一线行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9日
聚焦降碳减污扩绿

本报记者 张乐佳 马腾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 张冉 李春希

访谈嘉宾:

陕西省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王春明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王立荣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生态保障体系,努力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上争当西部示范。

问:作为我省唯一的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西咸新区在推进试点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请介绍一下经验。

王春明:西咸新区自2022年8月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破解金融机构对气候项目和企业识别难问题。我们对项目、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后将其分成不同等级,为金融机构实现差异化资金支持提供依据,助力优质项目、企业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

二是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不断集聚。以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为平台,深入推动气候领域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带动多家金融机构参与到试点建设工作中,激活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市场发展。

三是多试点协同增效,动能不断增强。通过多试点建设,强化气候投融资对低碳经济发展、“双碳”目标实现和城市气候韧性提升等多方面气候工作的衔接,气候投融资试点协同推动西咸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问: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气候投融资创新示范作用,持续推动区域内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王春明:未来,我们将结合优势抢抓先机,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努力将西咸新区打造成全省气候金融中心。主要做法: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争取更多绿色金融政策落地,推动一批“含金量”“含绿量”项目落地,促进金融机构集聚西咸新区;二是强化创新服务,进一步加强与试点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扩大气候投融资“生态圈”,提升气候投融资服务质效;三是强化平台建设,加快气候投融资赋能平台建设,设立气候投融资专项资金,促进项目与金融机构有效对接,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助推西咸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问: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探索实施不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的实践中,榆林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王立荣:近年来,榆林市立足全市“东西南北中”五大生态空间实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稳步推进。榆林市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五年行动,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飞播造林、退化林修复、退化草原改良等措施,每年实施营造林及种草面积100万亩以上,为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了重要贡献。榆林市按照乔灌草相结合、针阔叶相搭配的模式,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东部推进沿黄土石山区绿化,西部加快白于山区生态重建,南部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北部持续开展防沙治沙,中部实施森林围城计划,全力构筑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生态安全屏障。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全市“东西南北中”五大生态空间,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生态保障体系,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

问:截至目前,榆林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如何全力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生态屏障?

王立荣:历时几十年,榆林通过开展“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活动,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榆林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明显缩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年入黄河泥沙量减少了60%,860万亩流沙被成功锁住。

近日,榆林市横山区建成了6个智能防火监测塔,构建起“智慧天眼”防火系统,实现24小时火情监测、自动报警、坐标定位等。榆林市从“人防+物防”到“技防+智防”,全力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屏障。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