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高质量发展一线行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9日
禹新鹏:深耕清洁技术赛道

本报记者 侯燕妮 实习生 王紫薇

冬至过后,北方地区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西安地铁16号线沙河滩车辆基地供暖标准化机房里,工程师党嵬正在仔细查看各种数据,确保设备良好运行、供暖温度达标。

这里总供热面积约14.75万平方米,相比燃煤锅炉供热,一个采暖季(4个月)可代替标准煤约2496吨,减少碳排放约6708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约38吨。

经过多年应用迭代和技术升级,陕西西咸新区创拓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掌握的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转型提供能源支撑。截至2023年底,该技术在西咸新区推广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米,规模居全省第一。

在“双碳”背景下,地热开发模式逐渐成为各地探索城市能源革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借鉴样本。西咸能源公司董事长禹新鹏介绍,这种地热技术已应用在甘肃、河南、山西等传统供热区域以及长江流域沿线“冬冷夏热”地区,市场反响良好。

“融资是企业项目落地的重要支撑,占到我们项目总投资额的50%以上。”禹新鹏告诉记者,西咸能源公司是当地认定的首批气候友好型企业之一,也享受到政府福利,公司申请的一项7990万元贷款已经兑现,为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成立以来,西咸能源公司以“地热+”为核心路径,深耕清洁技术赛道,探索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综合能源供应模式,不断拓展和延伸地热产业链。今年,西咸能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了西咸新区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中深层换热孔换热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新的一年,孕育着更多希望。

“我们将紧紧抓住地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储能技术,打通‘源网荷储’全流程,形成‘区域能源互联网’,构建来源更清洁、建设成本更低、运营方式更优、效果更稳定的能源供给模式,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助力国家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禹新鹏说,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碳资产交易,实现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投运项目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万吨,仅此一项可实现收入约450万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我省榆林市、西咸新区名列其中。禹新鹏表示,能源企业已经站上风口,要趁势而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