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杨小玲
刚刚过去的“双11”,相信不少人都购买了心仪的物品。收快递的确是一件让人很愉快的事,然而,怎么处理快递外包装上的快递运单,估计会让很多人头痛不已。
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纸片,但上面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一应俱全,如果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很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因此,很多人在收到快递后,往往要将快递运单上的信息销毁掉。“能撕的撕下来,撕不下来的用黑色笔把信息遮盖住。有时,剪刀、裁刀也会一起‘上阵’。每一次收完快递,都要面临一项‘艰巨的工程’,我太难了!”一位网友的吐槽也许代表了大部分“网购族”的心声。
今年4月,《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国标”提出,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新国标”还制定了具体要求,包括快递单上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等。
由于“新国标”属于“推荐”而非强制性,不同快递企业的表现差异较大。有的企业执行较好,姓名、电话、地址隐藏规范,有的只隐藏部分内容,有的则完全不管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究其原因,一是应用“隐私运单”会影响一些末端派送环节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送效率、增加了配送难度;二是推行“隐私运单”提高了快递企业的运营成本。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让消费者放心、安心地购物,是快递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一个优秀企业应秉持的态度。只有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才有助于企业不断前进,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张小小的快递运单,不仅记录着一次物品的流通信息,背后更记录着一个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希望快递企业在业务不断增长的同时,也能积极响应国家标准、回应群众呼声,以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