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庆祝第39个教师节·师德楷模篇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0日
孙志成 把学生送往梦想的彼岸

孙志成在辅导学生学习(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吕扬

“我的幸福就是把学生送往梦想的彼岸。”这是商洛市丹凤县蔡川九年制学校教师孙志成始终不变的追求。

1992年,20岁的孙志成背着行囊,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地处高寒山区的庾岭区南石门乡马宗良小学任教。从此,他和山区教育结缘,一干就是31年。

一年后,孙志成被调到蔡川镇两岔口小学。看到学校破破烂烂的样子,孙志成多方筹资,翻修了教室屋顶,硬化了操场,对校园进行了美化。

2002年以来,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两岔口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由初小变成教学点(设立学前班和1—3年级)。孙志成工作热情不减,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既做炊事员,又当门卫。由于教学质量一直在全镇领先,村民们觉得把孩子交给孙志成放心,因此,村里的适龄学生从不流失。2022年,教学点撤并,孙志成被调到大山深处的蔡川镇九年制学校任教。

无论在哪个学校,孙志成都把质量立校视为学校的生命线。为此,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为了上好复式课,他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长课短上,游戏化教学。“把小学一二年级40分钟的一节课缩短到30分钟以内,这样的话,学前班的孩子就能坐得住了……”孙志成说,剩余的10分钟教学内容就放在学前班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既满足了学前班儿童的游戏活动需求,又提高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山区教学点除了正常教育教学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孩子的安全和生活。为了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孙志成“兼职”做起了炊事员。由于交通不便,营养餐经常无法按时送达,孙志成就利用周末,到县城购买食材带回学校。遇到隆冬大雪,摩托车上不了山,他就背扛肩挑走山路将菜运回来,从没耽误过学生一顿饭。

每天清晨6点,他就起床挑水、烧水,为给孩子们做饭做好准备。中午11点下课后,学生做作业,他做饭。学生们吃完饭后,他开始洗涮收拾。下午放学后,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孙志成开始写教案、批改作业。

蔡川镇位于高寒山区,冬天来得早、冷得快,学生普遍年龄小,抗冻能力弱。每到冬季,孙志成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烧起教室里的取暖炉子。等学生们陆续到校时,教室里早已是暖意融融。

一个偏远山区教师,倘若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农家子弟的挚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孙志成扎根山区,用行动撑起了山区孩子探求知识的蓝天。

30多年的辛勤付出,孙志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他先后获得“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荣获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第五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