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师念
长安画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绘画流派,具有革命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地域性的艺术特征,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革命内容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融合和创造新中国画的新境界、新形式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在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是陕西珍贵的文化名片、陕西美术界的精神旗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安画派的传承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亟待从多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
首先,统一思想认识。长安画派不仅指石鲁、赵望云等初创6人,它代表的是整个陕西美术群体,代表作品不该局限在中国画,也应包括具有浓厚的长安画派风格的作品。
其次,大力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协调省文旅厅、省美协、长安画派艺术中心、省美术博物馆、省(市)国画院、西安美院等机构,对长安画派的艺术原作、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开展抢救性发掘和保护;通过拍摄纪录片、影视作品,客观还原长安画派历史,更好传承长安画派精神;按照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加快推进长安画派美术馆建设。
再次,持续提升影响力。依托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助力开展研究、展览、收藏、宣传、培训等工作;搭建交流平台,邀请专家参加“时代长安”国际美术双年展及高峰论坛,创造更多展示机会;编撰长安画派相关书籍,系统梳理长安画派前期各方研究成果,系统总结长安画派艺术成就;通过长安画派精神系列采风写生活动,助力艺术家创作更多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作品。
最后,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结合“陕西百名青年文艺家扶持计划”和省级“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强化人才扶持引领,在艺术创作实践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助力长安画派更好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