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梁少飞
采访中,樊克杰提到最多的就是“酿醋如做人”。
樊克杰的酿醋手艺,是从父辈没日没夜的劳作中学到的。他的人生哲学,是从酿醋手艺中悟出来的。
百日沉淀酿得一缸好醋,百年经营成就一座醋坊。那么人呢?按樊克杰的话,人的修行别说数十年了,一辈子的时间也许都不够。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酸字为首,且滋味最复杂。樊克杰是酿醋的,自然懂醋,深知自家的醋是什么味道。但酸本身是什么味道,他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带些甜,又带点苦”。
“酸,就是涌上心头又回落的那股劲。”过了半晌,樊克杰补上一句。
1924年到2025年,从开始酿醋到关闭醋坊,再到恢复经营延续至今……樊家酿醋的百年时光中,每一个时间节点,背后的经历难以言尽,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知晓。
樊克杰问我:“能否再多写些历史?”还未等我回复,他又改口:“这样也好。”那一瞬,我的脑海里猛地涌出他的话:“酸,就是涌上心头又回落的那股劲。”
酿醋靠的是发酵工艺。发酵时间控制不好,会导致醋的口感不佳。
所以,“酿醋急不得,做人也急不得”,人也要耐得住性子任由时光充分“发酵”。樊克杰的“发酵”,是至今仍恪守的每日封两缸、百日才开缸的原则。
面对工业化制醋的冲击,他也有点着急。手工酿醋哪有工业制醋的产量大?近400缸醋一年的产量比不上工厂一条流水线一个月的产量……樊克杰坦言,他也曾想过,要不就急功近利一些,干脆完全“拥抱”工业化。但最后,“那股涌上心头的劲”带着他硬生生地把这些想法压了下去。
今年1月,韩城市学巷米醋非遗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名单后,身边朋友纷纷恭喜樊克杰,说他“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却说,作为手艺人,不是为了云开见月才“守”的,“守”本身就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