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
卸下“身份包袱”的干部最美

汪曼莉

最近,一条“书记镇长油菜花田‘尬舞’”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

三男一女在油菜花丛中,伴着“李羲承进行曲”,跳了一段“魔性”的舞蹈。网友纷纷调侃:“这是康复训练现场吗?”“这舞姿,我愿称之为‘灵魂舞者’!”

跳这段舞的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干部。他们用这种方式宣传当地的油菜花。但为何这样一段“尬舞”,引发了如此大的热议和共鸣?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了基层干部的变化:他们不再端着“官架子”,而是放下身段,用最“土味”的方式,走进了老百姓的“心窝子”。

在群众眼中,不少党政干部是严肃的、刻板的,甚至是“高高在上”的。他们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下乡调研也是前呼后拥,与群众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玻璃墙”。但这段视频让我们看到了领导干部的另一面:他们是普通人,也有幽默感,也会为了宣传家乡“豁出去”。这种“反差萌”,大大拉近了他们与老百姓的距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脱下西装皮鞋,换上便装布鞋,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办老百姓期盼的实事;他们拍短视频、开直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政策……

卸下“身份包袱”,“接地气”才能更具象——它可以是村干部用方言宣讲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它可以是乡镇干部直播带货,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它可以是社区干部走街串巷,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秀水镇党委书记冯胜国说,面子都是老百姓给的,只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了,个人的面子不重要。只有真正放下“官架子”,俯下身子,脚沾泥土,才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从这一点来说,卸下“身份包袱”的干部最美!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