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刘印(右一)在“文化陕西”文旅推介会现场。 本报记者 母家亮摄
经济新闻部记者 刘印
迈进陕西日报社大门的那一年,我已经30岁了。
在此之前,我在另一家媒体做了5年编辑,正迫不及待地想见识一个“全新”的世界。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而记者是最初的执笔人。
当我首次作为陕西日报记者独立采访,脱贫群众的事迹让我落泪。那一刻,我在采访本上郑重地写下:“点燃一团火,照亮一片天。”
“记者”,在这一瞬间具象化。
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8年来,我的足迹遍及全省60多个区县,见证了全省脱贫攻坚、引汉济渭工程通水等重要历史时刻,记录了三秦大地上的奋斗故事——
我曾驱车7个小时从关中奔赴陕北,采写《二百八十一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记录延安群众对扶贫干部的不舍之情;
曾跟随护林员夜巡黄帝陵千年古柏林,写出《守陵护林是世世代代的责任》,反映陕西儿女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奉献精神;
曾抵达汉江之源,写就《一江碧水映初心》,展现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陕西担当;
……
从初次采访的胆怯到大胆发问的从容,从提笔千钧到下笔千言,记者的经历如一把刻刀,不断塑造着我。
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让我锚定人生坐标;紧跟时代,记录三秦,使我愈发笃志向前。
感谢而立之年的相遇,陕西日报如温厚的长者指引着我无畏前行。
当春风再一次掠过八百里秦川,我愿意继续做一个诚实的记录者,用脚步丈量热土,满怀热情地奔赴三秦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