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李向红(右)在采访中。 本报记者 杜玮摄
科教文新闻部原主任记者 李向红
我的新闻生涯始于陕西日报。这份报纸,陪我度过了30多个春夏秋冬,见证了我从一个稚气的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文化记者。
初次接触陕西日报,我就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所吸引。它的每一篇新闻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1993年,我从青藏高原来到关中平原,光荣地加入陕西日报社。我记得我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位民间艺人。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坚持这个手艺?”他笑了笑说:“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不能让它消失。”这句话像一粒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
工作中,我开始接触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作家、书画家、音乐家、电影人、非遗传承人等各界文化翘楚都曾成为我的采访对象。在与文化大家的交流中,我被他们对文化的执着追求所感染,对文化的理解也愈发深刻。我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传统的延续,更是创新的源泉、精神的寄托和力量的凝聚。
于是,我用手中之笔,将这些故事一一记录下来,通过陕西日报这个平台,将文化的力量传递给万千读者。《延安文学的经典与传承》聚焦延安这一新中国文艺出发地;《珍贵的手绘,记录百年前陕西模样》对中国古建筑寻根探源;《观红色电影 学百年党史》探究“电影+”育人的深刻内涵……我感谢陕西日报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每个时代都需要讲故事的人。虽然我已经退休,离开了我热爱的岗位,但我会一如既往关注、热爱陕西日报,继续用我的笔,讲述更多文化故事,传播更多文化力量。只要笔墨还在,文化的灯就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