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1日
健康教育需家校合力

李刚

新学期新气象。近日,北京市发布中小学“体育八条”,通过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赛”、科学精准提升学生体质等举措,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育人体系。无独有偶,西安市也正式施行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构建集运动、卫生、心理等于一体的健康教育格局的创新举措。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严控教学时间、增加文体活动、拓展课间活动等方式,营造轻松快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笔者认为,无论是“课间15分钟”还是“体育八条”,都是在鼓励学生参与健康教育。那么,如何将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笔者认为,需要学校与家庭合力解决好活动设计、资源配置等现实问题。

首先,要提升教师、家长认识。学校可策划组织开展一些活动,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各种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提升他们对健康教育育人价值的认识。

其次,要做好教学与活动的科学统筹。学校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间活动主题紧密结合,探索建立体系化、个性化的活动,比如增设劳动体育、竞技体育、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劳动实践中锻炼身体、拓展思维。

再次,要广泛调动学生自主性。学校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鼓励引导学生自主策划活动。可结合学校实际,成立各具特色的社团(小组),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可选、好选、乐选”。

最后,要充分整合资源。在活动项目设计上,可立足学校条件,畅通家长意见建议渠道,挖掘地方资源,创新设计多层次、多样态的活动。比如,陕南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可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创新开展“竹竿舞”大课间项目,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和乐趣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