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3日
跟着诗人过三冬

王秀兰

古人将冬季分为孟冬、仲冬、季冬,各自对应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称“三冬”。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就是说,善意的话语即使在寒冷冬天,也能让人感到温暖。

孟冬十月,也称“小阳春”,是冬天的第一个月。此时枫红菊黄,是游玩观景的好时节。“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丹枫未辞林,黄菊犹残枝。”陆游《冬晴》中的诗句,恰似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把花鸟物什、人物形象一览无余地铺展在我们眼前。初冬赏景好时节,枫叶未落尽,经霜尤更红;菊花未凋零,枝头鹅黄泛着红。无须穿厚实的衣服,悠然自在,或坐在石头上静赏池鱼,或游玩观景。偶尔碰到荷锄老农归来,相逢一笑,似曾有过期约。寥寥数语,田园诗意尽显,恬静闲逸犹存。读之让人心生向往,观之让人流连忘返。

仲冬十一月,是冬天的第二个月,此时天气骤变,人们怕冷避寒,躲入家中不出门,俗称“猫冬”。许多文人墨客爱“猫”在屋里,自在逍遥。贝守一《有何不可》云:“竹坞雪封云锁,地炉温酒添火。醉来拥被高眠,恁地有何不可。”仲冬时节,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竹林掩盖着山坞,雪封云锁,万物霎时僵凝,时光好像静止一般。而“猫冬”的诗人怡然自得,把炉子烧得旺旺的,温一壶酒,或浅尝,或豪饮,不觉间就醉意醺醺。诗人语出豪言,喝醉有什么可怕?醉了就拥着被子,什么也不想地睡去,如此逍遥有何不可?洒脱率真的性情,乐观豁达的胸怀,令人心驰神往。

季冬十二月,天寒地冻,万物萧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江雪》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之手。当时,柳宗元被贬永州,深感孤寂。情借景抒,他巧妙地借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些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把季冬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刻画得入木三分。柳宗元用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表达自己遭受打击后坚韧不屈、坚守信念却又深感孤寂的情绪。诗中运用典型概括手法,构思独特,语言凝练,把极寒之景刻画到极致,并赋予它深厚内涵。作品宛若一幅遗世独立的山水画,拓印到人们心里,又如一首冬日赞歌,传唱千古,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妙笔生花,文字生香。“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一身傲骨,独立寒冬,与风雪共舞。报春之梅和迎春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墨客费尽心思,也难以评议出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此诗把梅、雪、诗巧妙组合,妙趣横生地勾画出冬天最美的春色,文人雅韵富显。

跟着诗人走过三冬,笔墨间,我们仿若醉倒在冬天的茶香酒意里。踏雪寻梅,有暗香盈袖。冬日,自然多了些许诗意。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