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6日
汉阴县完成6108套安置房建设——
棚户区改造托起居民“安居梦”

汉阴县幸福里小区(11月11日摄)。

本报通讯员 王磊文/图

“我们现在住的楼房盖得特别好,以前的老居民都陆续搬回来了。经过改造的棚户区,居住环境变美了,大家心里满满的幸福感。”11月11日,汉阴县幸福里小区居民吴晓华笑着说。

提起过去环境脏乱的棚户区,吴晓华深有感触:“当时,住的地方老旧危房集中,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

据了解,幸福里小区是2018年汉阴县启动建设的太平村一组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总投资6.15亿元,项目建成后,550户安置拆迁户住上了新房。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与人民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近年来,汉阴县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列为“一号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棚改进程。随着一个个棚改项目建成交付,百姓告别了低矮破旧棚户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棚户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安置房怎么建、回迁怎么迁,越是贴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是千丝万缕、阻力不断。”作为棚户区改造的主力军,汉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实施民情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排查、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2011年以来,汉阴县先后实施了2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安置房6635套。棚户区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李家台社区、花扒、老城区等9大片区。截至目前,已完成22个项目6108套安置房建设,剩余2个项目527套住房正在全力建设。

11月12日,笔者走在花月新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绿色草坪和树木。整个小区环境优美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小区广场上,群众有的在拉家常,有的在健身……

“比起我们以前住的地方,现在的地方简直太好了,小区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有干净整洁的道路,整齐的草坪和绿化树,感觉日子是越过越舒心了。”回迁户胡学义高兴地说。

花月新苑小区位于汉阴县城花扒片区。改造前,这里的房屋大多以砖混平房、砖木结构为主,且年久失修。近年来,通过棚户区改造,小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可容纳安置户600余户。2023年,部分回迁户搬入了新居,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充分利用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建设的拉动促进作用,抢抓机遇,全力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实现了城市建设更新提质增效,在‘住有优居’的民生保障方面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答卷。到‘十四五’末,我们将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19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120万平方米。”汉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珍珠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