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1日
雁塔晨钟在这里敲响

孙巍

说到雁塔晨钟,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以为雁塔说的是大雁塔。其实,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指的是西安城南荐福寺内的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

初次与雁塔晨钟相遇,并非因为它荣列“关中八景”。我在古城西南城角的西北大学读书时,距小雁塔很近,一次偶然漫步中发现了这个幽静的去处,被这里古朴厚重、幽深宁静的景致所吸引。大学四年时间,我曾无数次走进荐福寺、登上小雁塔。

那时,门票是一两角钱,小雁塔不似现在热闹,从仿古的北门走进去,青砖铺地,松柏林立,立刻就可以将车水马龙的繁华和嘈杂抛在身后,感受到浓浓的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厚重。

迎面是两通古碑。右边是弥勒佛画像碑刻,左边是捐助姓氏碑刻。从两碑之间走过,面对的是白衣阁。穿过白衣阁的穹隆,挡在面前的就是小雁塔了。

据记载,小雁塔修建于唐代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是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性建筑,因规模较小故称小雁塔。小雁塔各层南北开有半圆形券窗,底层南北镶以石门,塔身自六层以上突然收拢,整体呈现出秀丽挺拔的轮廓。

小雁塔原为方形十五层密檐式砖塔,在几次地震中塔顶遭到损坏,剩下十三层。史料记载,小雁塔修造时,由江南的律宗大师道岸设计监修,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鉴真目睹了建造小雁塔的全过程。岁月悠悠,小雁塔经历颇多坎坷,特别是有名的“三离三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发生了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被震开了一条一尺多宽的裂缝。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地震中,这条缝竟然在一夜之间合拢了。

1000多年来,小雁塔经历了大小几十次地震而没有倒塌。2014年,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唐代的密檐塔多数不能登临,而小雁塔内从底部到塔顶是一个空筒,内部有楼梯。当年,登塔不必再购票,所以我多次登临。我曾带朋友来过,带父母来过,带妻子和女儿来过,而我自己独自登临的次数已记不清了。

小雁塔后面就是荐福寺。荐福寺是由藏经楼、大雄宝殿以及东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西边是方丈殿。据记载,荐福寺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最初称“献福寺”;690年,改名为“荐福寺”;706年,扩充为译经院。荐福寺原址在唐长安城开化坊南部,唐末寺院毁于兵火,后迁建于今日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里,经过宋、元、明、清的多次修整,现今布局为明清时期形成。

荐福寺曾经多次成为译经场,特别以唐代义净译场最有名。义净14岁出家,仰慕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的壮举。当时强大富庶的唐朝,吸引了南亚、西亚诸国前来贸易,海舶云集广州等沿海地区,搭乘商船求法取经成为义净的选择。671年,义净经由广州,取道海路西行求法。他如玄奘一样,不畏艰险,奋力独行,历经劫难,抵达印度。历时20多年,义净遍访佛教圣迹,游历30余国,于695年携梵本经论约400部归来。

后来,义净在长安、洛阳主持译事,共译经、律、论61部,成为唐代继玄奘后又一位佛经翻译家,唐中宗称颂他是“法门之龙象,凡宇之栋梁”。义净于706年入荐福寺,713年圆寂于此,在此译出经、律、论佛教经典32部。荐福寺因他闻名于世。

穿过荐福寺,再向南行,古树相伴,碑刻林立。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碑刻了解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维修工程及历代文人墨客对寺院和佛塔的赞美诗词。走过碑林,就可以看到著名的古钟了。

清代文人朱集义曾在诗中写道:“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首诗描绘了钟声的洪亮。相传,雁塔大钟原是悬挂于武功崇教寺内的一口梵钟,后因渭河改道,寺庙冲毁,钟失落到了水中。清代康熙年间,村妇在河边洗衣时听到河底发出声音,发现了这口巨大的铁钟。钟重8000公斤,高3.5米,口沿直径2.45米,康熙命人把这口钟放置于荐福寺中。

遥想当年,绚丽的朝霞映衬出挺拔而秀美的塔影,悠扬的钟声从寺院深处飘出,绵绵不绝,空灵悠长,唤醒千年古都,光与影与声交织成雁塔晨钟这一秀美景观,为古城西安乃至关中大地增添了光彩。不幸的是,民国时期,此钟遭到损坏,雁塔晨钟绝响多年。1993年,西安市小雁塔文管所主持焊修了裂痕;1998年,又重新铸了一口钟供游人敲击。

其实,雁塔晨钟并非清代才有,而是从义净起就已开始。早在唐代小雁塔建成时,就有此声此景。传说当年义净晨起礼佛、译经不辍,要求寺院每日清晨撞钟为警,唤醒僧人早日精进。

而今,钟声已渐行渐远。也许偶尔,清亮的钟声还会从人们的记忆深处传来,穿越时空般把你带到繁盛的唐代。至今,钟声常在我心中回响。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