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4日
何以不觉苦

孙巍

“苦”是什么?翻阅几本不同版本的辞书,概括起来,一说“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一说“苦”的本义是指苦菜,即荼,如《诗经》中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的句子。苦味令人难受,由此也引申为难受、痛苦。

而“甜”与“苦”相反,如糖和蜜的味道,是人生百味中最美好而令人愉悦的滋味,故也引申为美好、快乐、幸福。

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得最多的图片是雪山,并配有这样的文字:“第十二次穿越……上午8点半从23公里处入山,当夜宿营海拔3100米营地。”“十余名驴友相约,计划从甘肃徒步进入青海,穿越祁连山。”“哈天线(哈巴雪山至天宝雪山)在行程的第七天成功到达目的地……每日行步都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之间,几乎所有行程的路途很少有正常能落脚的路面,碎石路、刀锋路、石草路贯穿全线……全程手脚并用,有时连续走十余个小时。”这些文字初读起来很令人疑惑,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跋山涉水,顶风冒雪,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且时时有生命危险,这不苦吗?然而读这位朋友的文字,感受不到他流露出的哪怕一丝苦的痕迹,有的只是克服困难的坚韧和勇气,战胜困难的骄傲和兴奋。这是为什么?后来,我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慢慢体会并理解了他的感受。他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哪怕历尽千难万险、千辛万苦,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快乐、骄傲。

被称为“诗魔”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说他五六岁就学习作诗,九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才知道有进士,就刻苦读书,二十岁后,白天读写辞赋,夜里研习书文,间或又学作诗,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以至于嘴和舌头生疮,手和肘都磨出茧……这都是刻苦学习造成的。“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他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不遑寝息”“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都不觉得苦。

稻盛和夫曾阐述过他对“吃苦”的理解,大意为: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理解得太肤浅。穷,并不是吃苦。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承受在此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它本质是一种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稻盛和夫的说法从不同层面揭示了“苦”和“吃苦”的内涵,特别是凸显了“目标”对于人生的意义。

不少年轻人认为:“我能不吃苦,为什么要吃苦呢?”其实,苦和甜是一对矛盾的两端,没有苦,哪来的甜;没有吃过苦,怎么会感受到甜?人生起步的时候,老师问学生长大了想干什么,大家有很多答案,如当保家卫国的军人、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些回答很稚气,却是“志”的发端,如王阳明所说“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有一些学生,始终没有弄清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高考结束了该填报志愿,不知道自己怎么选;勉强上了大学,因没有目标,浑浑噩噩了4年;大学毕业,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职业,能干什么工作;进了工作单位,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正如王阳明说的,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心灵和身体都在东飘西荡,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到哪里去。这样的日子不苦么?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这是有志和无志的差别。所以,人的一生,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志向,有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你有了目标,不会以千山万水为远,经历再多的辛苦、折磨,也不会觉得苦。这就如同登山,一路上沟沟坎坎很多,一定会历尽磨难,如跨坎的时候扎破了脚,攀岩的时候磨破了手,或者涉水的时候衣裳被河水打湿而不得不忍受彻骨的寒……所有这些,你不会以为是苦或是在吃苦,你只会为自己战胜了又一道坎坷,距登顶又近了一步而激动,而兴奋。

其实,所谓理想、志向、目标,等等,到现在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门学问。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志向和拥有的资源,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设计,就是人生规划。人生规划首先是确定终极奋斗目标,然后分解为十年目标、三年目标、每月目标。明确每天要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以及如何改进才能更有效地迈向终极目标。人生规划还可以分出健康规划、情感规划、幸福规划,不过,职业规划是基础的、首要的,是我们实现高质量生存生活的手段和保障。

古人常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教育后辈。我们不应功利地理解“人上人”的说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与众不同,甚至卓尔不群、出类拔萃,过上更加美好、快乐、幸福的生活,难道不好吗?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