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陈旭晔
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已成为我省广大党员干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民服务的工作常态,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直接抓手。那么,如何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笔者认为,要抓住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环节,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形成闭环链条,靶向精准发力,真正取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践行初心、为民惠民的实际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力量。
为群众办实事前,要调研先行。注重深入基层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倾听民声需求,科学分析研判,梳理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分清轻重缓急,建立清单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在群众急需处、落在群众心坎上。
为群众办实事中,要分类施策。认真对照清单台账,用心用情用智,能办的事马上办,有困难的事克服困难办,条件不成熟的事按照政策要求创造条件办。同时,要统筹办实事的“时”“效”“质”,务必抓早,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有序有力有效完成。
为群众办实事后,要查漏补缺。找出哪些事办得不彻底,哪些事还能办得更快更好,哪些事还能办得更有成色,哪些事还能办得更有辐射带动作用等,查出短板、弥补不足,不断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
总之,要抓住上述三个关键环节,按照清单台账对标对表推进,科学高效完成,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急事办快、难事办成,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出效率、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办出成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助推发展更有高度、更有力度、更有精度、更有温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载体和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