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2日
面对火爆的医疗美容消费市场,消费者需注意,医美的本质还是“医”
理性求美,让医美“真美”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消费者要树立理性健康的审美观,切记医美本质还是“医”,不可盲目跟风求美。 田芳昕作

本报记者 陶玉琼 见习记者 苏欣雨

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人们对美丽容颜的欣赏与追求,亘古有之。

如今,容貌之美不再仅仅依赖于“中基因彩票”的天生丽质,医疗科技和医美行业的蓬勃发展,为追求美丽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让美“可遇也可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搭乘医美这趟快车,为颜值加分。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不少高中毕业生、大学生纷纷抓紧时间变美,“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逆袭”等,一度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然而,医美这条“捷径”,并非坦途。

医美市场火爆

项目种类繁多

“因为从事主播工作,所以我做手术调整了一下鼻型。”9月1日,走进西安一家医美机构,在众多等待的顾客中,前来复诊的乔辰告诉记者,身处“颜值经济”时代,医美已不是稀奇事,自己身边有很多同事朋友都做过医美。

正如乔辰所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医美已逐渐成为很多爱美人士的选择。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217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4108亿元。

各地大小医美机构门庭若市已是常态。“我们机构常年客流量比较大,抛开咨询的人不说,光在我这里做医美项目的,一个月少说也有20人。”某连锁医美机构的美丽设计师艾米向记者介绍,她接待过的顾客,年龄上到五六十岁、下到十六七岁,有男有女,前来就诊的理由各式各样,想要达到的效果也各有不同。

随着人们对美的需求日益多元和普遍,各类医美机构的变美项目也日渐丰富。

56元的激光脱毛、850元的“公主玻尿酸”、4770元的外切祛眼袋、2.98万元的肋软骨隆鼻……小到肌肤毛发的精细护理,大到美体塑形的高端定制,铺天盖地的医美广告令人眼花缭乱。

“本来只想微调一下鼻子,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有很多医美项目和变美套餐。在美容医师建议下,我准备等鼻子恢复好后,再用玻尿酸填充一下下巴。”乔辰感慨地说,也许就像网上说的那样,医美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年轻人容貌焦虑加剧

医美趋向低龄化

“暑假期间,经过父母同意,我打了肉毒素除抬头纹。”樊瑞雪说,她是一名17岁的准高三学生,打算通过播音主持艺考的方式进入心仪的大学。她认为,变美也是自己备考的一部分。

采访中,记者发现,打破医美“零次纪录”的人越来越多,像樊瑞雪一样对自己颜值要求苛刻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在“一顿午饭时间就能美丽逆袭”的夸张广告诱导煽动下,在“有颜值,职场更轻松”等网络话术制造的容貌焦虑下,加之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塑造、强化的“白幼瘦”等特定审美标准,希望在工作中表现亮眼的职场新人,以及准备艺考的未成年高中生等,纷纷跳入医美的“坑”。通过医美手段改善容貌已不是小众选择。相关专业平台统计,目前,“95后”“00后”已占据了医美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05”后也加入了医美行列。

对此,在某高校接受3年制整形外科博士培养的王淋表示:“有容貌焦虑的人,其实不该做医美。”她说,整形外科的目的是弥补缺陷,而不是迎合畸形审美。真正的美,不仅是外表的光鲜亮丽,还有内在的自信与健康。

轻医美成主流

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光子嫩肤、胶原蛋白填充等光电及注射类轻医美项目,由于不开刀、风险小、恢复期较短、效果自然等原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求美者的欢迎。

“方便、快捷,效果还好,比起整形手术的‘大动干戈’,轻医美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都相对友好。”每隔1个月,张阳阳都要去医美机构照射激光,他脸上泛红的痘印已明显淡化。

张阳阳笑着说:“整容我不敢,但这种升级版的美容,没啥危险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将轻医美与生活美容混为一谈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我觉得做手术类医美最好选择大型的医美机构或医院,但打个水光针、玻尿酸啥的,随便找家美容院就可以。”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吴佳告诉记者,自己已咨询了一家美容会所,准备最近去做水光项目。

事实上,轻医美的本质还是“医”。据专业人士介绍,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是否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轻医美也属于破皮类医疗行为。现实中,很多生活美容院、皮肤护理中心等没有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是不可以提供相关服务的。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无资质却提供轻医美服务的美容机构数量不少。甚至有个别商家对提出安全质疑的顾客进行误导,偷换专业表述和概念,称某些项目并不需要专业医师操作,也无任何安全隐患。

“轻医美同样涉及药品安全合格合规、医疗器械消毒、无菌操作等事项,也涉及麻醉、注射部位、注射深度等专业行为,需要有专业资质、有经验的医师在定期消毒的注射室里进行。”王淋说,如果非专业人士操作,引发后续感染的风险很大。

如王淋所说,近年来,求美却变丑,甚至丧命的悲剧屡见报端:西安一名19岁男子在非正规美容院激光祛痘坑,导致全脸生出褐色斑块;天津一名35岁女子因体内注射玻尿酸致肺动脉栓塞而死亡,之后发现主刀手术者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武汉一名24岁女子在网上购买120元的“三无”微针水光仪自行注射,导致面部溃烂……

当然,面对这些医美行业乱象,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进行约束,并开展系列整治。今年8月,西安市雁塔区卫生健康局召开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通过重点打击“黑诊所”“黑医生”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美行业市场秩序。

医美毕竟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目前行业还未完全规范成熟,相关管理机制也在逐步完善过程中。要想不掉入“美丽陷阱”,“理性求美”应成为消费者的必修课。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