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3日
吴堡县刚柔并济借智聚力,多措并举用心留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盘活乡土人才 壮大富民产业

8月28日拍摄的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联村共建集体产业养猪场。

近年来,吴堡县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聚焦“存量、增量、质量”三个维度,“挖掘、选优、培育、激励”四管齐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案例入选陕西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近日,记者走进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岔上镇,记录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马腾文/图

古朴典雅的窑洞分布在绿树环绕的山梁沟峁间,生猪和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挂面加工等产业竞相发展,宽敞平坦的乡村公路如玉带般环绕……8月28日,记者走进吴堡县宋家川街道达连坡村,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映入眼帘。

位于陕晋交界处的吴堡县,常住人口只有2万人,全县10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全部“破零”。2023年,吴堡县村集体经济总收益1499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得益于有一支有本领、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吴堡县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采用刚性引进农牧类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等举措,找到了符合县域实际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吴堡县副县长王娜说。

乡土人才扎下根

地处榆林东南部的吴堡县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县。这里地势崎岖,沟壑纵横,农民以种旱地农作物为生,一直缺少有效的致富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吴堡县确定青梨、空心挂面等产业为支柱产业,县域经济逐渐有了起色。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吴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薛东伟说,“吴堡县人口少,农村人才更是短缺。破解人才引育这个难题并不容易。”

如何吸引乡土人才?“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榆林市委组织部的牵头下,吴堡县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招聘农学、畜牧兽医、林学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最高年薪不超过30万元,将他们充实到基层一线。”薛东伟说。

2020年5月8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宋钰、王新利分别到吴堡县畜牧产业服务中心和果桑产业服务中心工作,成为该县涉农产业发展的“新鲜血液”。

“基层是学以致用的沃土。我愿意在基层学习、锻炼。”宋钰说。

在吴堡县,像宋钰一样去基层的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多。在“新农人”的努力下,吴堡县发展涉农产业底气越来越足。

致富“齿轮”转起来

“2015年以前,我们村没有集体产业,多数村民在家务农,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达连坡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晨伟说。

直到2018年,达连坡村一位叫王艳锋的能人返乡,全村致富的“齿轮”开始转动。

那一年,正值吴堡县全面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王艳锋放弃了在外经营的生意,回村参加选举,并顺利当选村干部。

针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等情况,王艳锋带领村民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集体产业。

“筹集资金是摆在面前的首个难题。我决定自己先垫付,把产业发展起来再说。”王艳锋说。

“王艳锋为人正直厚道,在村内声誉好,会做生意,是村民心目中村干部的最佳人选。”达连坡村村民田军维告诉记者。后来,王艳锋多方协调,为达连坡村申请到入户路、自来水等民生项目资金,着力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吃水难问题。

2018年以来,达连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艳锋带领村民流转土地1500多亩,发展青梨、花椒等产业。

看到村上挣钱了,村民们纷纷加入发展集体经济的队伍。达连坡村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后来,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基地、自动化养猪场以及标准化花椒、挂面加工厂在该村周边陆续建成。

如今,达连坡村逐步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迈进,村民年均收入达到2万余元。这个原本落后的小山村获得了榆林市田园综合体等20余项荣誉。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村里1400多亩高标准青梨示范园中的梨即将成熟;存栏1100多头育肥猪的自动化猪场发展步入正轨,猪场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作为吴堡青梨苗木的肥料;标准化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场运行良好。

同时,村集体还打造了600亩优质红枣改良产业示范园,眼下正在建设辣子酱加工厂。目前,达连坡村已形成酸枣、青梨、空心挂面等六大产业。

联村“抱团”共富

吴堡县不少村子自然条件差,发展规模产业基础薄弱。为此,吴堡县采用多村联合、联村共建的方法,让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聚合各个村集体的小股资金,壮大集体经济。

在岔上镇川口村,一个占地5万平方米的养猪场,由吴堡县利农裕民养殖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这是联村共建的成果之一。

“养猪场的大股东是吴堡县2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40万元,共计1000万元,参与养猪场建设。”吴堡县利农裕民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丁韩民说,“2021年至今,公司通过入股、托管等方式带动全县6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增收,累计分红688万多元。”

岔上村累计收益11.5万元、丁家畔村累计收益17万元、高家塄村累计收益21.5万元……丁韩民对2021年至今养猪场收益情况和65个行政村的收益及分红数据如数家珍。

丁韩民是岔上镇刘家里村人,从小家境不好。“父亲去世早,我们兄弟姐妹4人靠乡亲的帮助长大,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恩情。”丁韩民说。他靠从事建筑业走上了致富路。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一同致富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猪场建起来后,丁韩民每年都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给生猪养殖户系统地传授相关经验,介绍各类常用兽药的用途,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发放培训材料2万多份。

目前,丁韩民的公司年养殖生猪规模达到2.2万头,年产值5000余万元,每年稳定收入1000余万元。公司创办至今,实现农民增收450万元,已成为当地“农”字号龙头企业。

近年来,吴堡县紧扣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县功能定位,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刚柔并济借智聚力,多措并举用心留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整合农村资源要素,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