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6日
黎坝的稻田

李亚军

入伏的第三天,我们来到陕川交界处,在群山环抱的黎坝,邂逅了一片绿得像翡翠、深得像旧梦的稻田。

那天,我们驱车到达镇巴县城后,继续南行。

山沟里的村镇,多挤在河边的坝子上。坡坎上的玉米正在抽穗。紫红的缨、银白的穗、米黄的花,让憨厚朴实的玉米多了一些娇艳。玉米地里套种的土豆正在收获。挖出来的紫土豆,乒乓球那么大,特别可口。靠山吃山,很多人靠着这些旱地杂粮,还有山坡上的草药、花木和果子,世代营生。

路沿河走,沟越来越窄,人越来越少,半天才经过一个名字里带着“坝”字的村子。友人说:“九阵三坝,不如黎坝一坝。”从事乡村文化工作的他,走遍了县里所有的沟坝。某一年到黎坝采风,遇到一位大嫂,问人家会唱民歌不?大嫂张口就唱,且相当专业,细问后才知她曾是民歌队的队员。民歌是大地的飞歌,是劳动的号子,带着田野的气息,能唱出农家的艰辛和浪漫,像野花一样,在大山的角落里灿烂。

转过一个弯,天地豁然开朗。黄昏的阴云下,群山格外凝重。青山的环抱中,黄绿色的稻田,平平展展,静如油画。白墙黛瓦的村舍退到四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行人如蚁。我有些恍惚,如同晋人初见桃花源。车子从山口驶下,稻田在路边铺开,群山从四周围了上来。在春柳桥头下车,我张开双臂,仰望天空,不由得在原地转了一个圈。

“走,到山上那个敬生亭,让我好好介绍一下这片坝子。”年轻的康镇长,几次到黎坝任职,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有满肚子的话要讲。“老天厚爱黎坝,我们这个平坝上有4000多亩水田,冬春种油菜,夏秋种水稻。周围的坡地上,还种了几千亩玉米、辣椒、茶叶和草药。这山上山下,共养活了4000多人。”

驱车上山,站在高处,听着介绍,我细细打量着这片绿色的天地。“这片百年的稻田就是我们的铁饭碗,也是我们的命根子。”康镇长指着周围的3个亭子说,敬生亭、仰生亭、俯生亭,庄稼生生不息,农人代代相传。经过上百年的耕耘,稻田里的老泥,纯粹又肥沃,像丰腴的怀抱,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营养。更难得的是,四周有5个龙泉,千年不枯,清凉又纯净的泉水浇灌着庄稼。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产出的高山泉水大米,非常抢手,很难买到。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稻田东西主道上亮起了太阳能路灯。东南角的洼地里,荷花准备“下班”,悄悄收起了花苞。等着夜唱的青蛙,有的已经开腔试着嗓音。闻讯赶来的书记,一个曾经当过老师的高个小伙子,站在龙凤泉边,听着双泉的汩汩对唱,继续给我们介绍黎坝的未来。

“走出大山、吹过新风的农民,吃饱吃好后,还想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光景。”除了山上的光伏、田里的研学、农户的山货加工,他们正在筹划乡村旅游,想让更多人来这里康养休闲。“酒好还怕巷子深,我们得唱响当地的民歌,把黎坝唱出山,让更多人走进来。”顶着闪烁的星星,我们坐在春风桥前的石墩上,继续畅想着黎坝的未来。

夜已深,星星不眠,人无睡意。躺在床上,人像从高空慢慢降落,沉在秦巴山中的褶皱里,沉在千年农耕的诗意中。最是稻花莲叶里,乱飞萤火似繁星。错过了一片嫩黄的春天,等不到金黄的秋天,甚至赶不上稻子开花,却际会了青葱的秧苗,参与它们的梦想,我感到莫名地兴奋。

群星隐约的梦里,不知徜徉了多长时间,忽然听到,窗外的“唧唧”虫鸣之上传来鸡啼。这些饱食虫草杂粮的雄鸡,憋着一肚子的劲,高昂一啼,声音就飞上山头,再从那里飘了下来,传出好远。一鸡长鸣,百鸡随唱,一声声,像金黄色的火苗,让寂静的山村有了一些响动。

轻轻出门,朝河西的大田里走去。早起的鸭子,看着匆匆的行人;刚睡醒的公交车,拉着上学的孩子和外出的村民;路边不到一尺的窄道上,种着黄豆、大葱、西红柿;田埂上的黄花菜,开出黄色的花;近处的秧苗静立水中,像一簇簇鲜嫩的春韭,成行成片延伸出去,变成格子式的绿毯。白鹭飞过,划破青山画屏。炊烟升起,汇聚人间烟火。

清静的乡道上,有晨练者,还有随大人早起的孩子。我好奇地看着一个个从身边走过的人,也有人好奇地回看着我。一位70多岁的老人,高个、白发,热切地回应了我的目光。“我们祖上原本是要填四川的,被人绑着,一步步走到这里。”他说着就撩起袖子,展示两个小臂上深深的痕迹。祖上被绑出的印迹遗传了下来,成为老黎坝人的特殊符号。当年不知什么原因,一批人幸运地留在了这里。先来者占据坝子中心,后来者挤在山脚下,人多后就不得不住到山上,他家几代人曾住在东山后坡。“这片老田被几代人踩得平平的,年轻时我们每年都要光脚踩上很多回,脚板都能记得每一寸土地。如今,插秧、施肥、收割全部机械化,种田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出力又流汗。我们离不开这里,要在这里养心,安度晚年。”

太阳升了起来,群山的注视下,秧苗挺着身子,开始新的一天,奔向新的前程。身边会有越来越多的风景,它们却永远是这片天地的主角。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