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0日
乐见田野上的更多青春风景

席晨

引入智慧化农机设备,把干农活变得科技范儿十足;巧用手机“新农具”,助力土特产、手工艺品“飞出”大山变成俏销货;化身致富带头人,为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带来一个个“金点子”……

今年“三夏”,在广袤乡村,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新农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一批青年人才带着新观念、新技术返乡创业就业,在广阔乡村大展拳脚、“种植”梦想,而乡村也因此吸引了更多新客人、新朋友,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

一些年轻人缘何“逆流”回到乡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山水环绕的乡村既有人们向往的优美环境和轻松氛围,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不少怀揣梦想的城市青年、大学生返乡化身“绿水青山合伙人”。他们利用所学或致力于乡村产业升级,或参与乡村基层治理,或用文创赋能乡村,或投身民宿带动一方旅游业发展。这群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农创客”,不仅为乡村能级跃升注入了内生动力,也为乡土文化的复兴繁荣带来新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推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向乡村集聚,是乡村全面振兴大考中的必答题。

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大返乡人才创业就业支持力度,探索出台了许多务实举措,进一步聚合了青年人才,但还需不断打开思路,修炼“内功”,在引人、育人、留人上再下功夫。一方面,要继续用好“政策礼包”,强化资金、人员、用地、技术等方面的保障,解决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为“新农人”与村民、上下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渠道和平台。各地还应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靶向式”“师带徒”等多样化培养路径,为人才成长赋能助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有志青年不再局限于传统就业观念,开始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天地,将自身所长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挥洒汗水、磨砺本领,在乡村振兴图景里留下了动人的青春印记。期待更多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勃勃的“青春力量”。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