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3日
樱桃园

贾燕燕

初夏的樱桃园,景色最为迷人。嫣红的樱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红玛瑙一般的光泽。

父亲站在树行之间,一边弯腰把一筐筐的樱桃搬上平板车,一边对树上的人说:“把梯子支稳当,把脚踩实,安全第一,采摘第二。”说完,哈哈一笑。父亲吃力地把四筐樱桃搬上平板车,再晃一晃筐子,把它们摆整齐,挤严实,然后一手拿着眼镜,一手撩起衣服前襟擦汗,皱纹交错的脸上满是笑意。

樱桃树栽下去十年了,从拇指粗变得有碗口粗,结的樱桃也一年比一年多了。人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实难的并不是栽树,而是果园的管理。父亲工作了半辈子,从来没有接触过果园管理。他买来了樱桃树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书,戴着眼镜一字一句地学习。六七十岁的老人,拿着剪刀、三角锯等修剪工具,站在梯子上,或者骑坐在树杈上修剪枝条,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栽下樱桃树以后,父亲就在园子边上盖了房子,将城里的生活用品一点一点地搬过来。在这片土地上,父亲割草、施肥、浇水,从早到晚,付出了全部的热情和体力。

樱桃树苗刚栽下的那年,父亲在三米多宽的树行之间套种了甜玉米,第二年、第三年又套种了红薯以及黑豆,只为了压住疯长的野草,也为了不浪费每一寸土地。在父亲的认知里,浪费土地就是对不住土地,就是浪费老天爷的恩赐。当果树开始挂果时,父亲不再套种其他作物了,开始琢磨果树的管理技术。因为,比割草更重要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占满了他的生活。

为了灌溉方便,父亲在地里修了纵横交错的引水渠,渠并不深,既便于引水又不至于大水漫灌造成浪费。樱桃开始挂果了,为了方便从地里运输果子,他自己设计并请人做了一辆平板车。用废旧木板拼接起车厢,周围加装了铁护栏,焊了铁把手,找来两条旧摩托车的轮胎装上。这是父亲的智慧,也是一个长年亲近土地的劳动者的智慧。

父亲在自己的樱桃园里自信、威严,戴顶草帽、穿着雨靴、扛把铁锹,自由行走。

大田栽种的樱桃,很难不受天气的影响。有一年,豌豆大小的樱桃长满了枝条,眼看着丰收在望,父亲满脸喜悦。可他怎么也没料到,谷雨前后来了一场倒春寒,气温一夜之间骤降十几度,豌豆大的樱桃落了一地。那一年,樱桃减产六成多。到采收时节,枝头仍然挂着一些发黑的、再也没有机会长大的樱桃。父亲对采摘的工人说:“你看,那么多果子死在树上。”言语中满是惋惜。转过身,他却对母亲说:“减产了,说不定今年樱桃的价格就上去了。”

前年,樱桃树开花的时节,父亲几次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园子里看樱桃花。他说:“没见过开得那么繁、那么好看的樱桃花。”樱桃成熟的时候,我进园子里帮忙采摘。樱桃客商收购的价格还算合理,父亲进进出出都眉开眼笑的,见人就让人吃樱桃:“快吃快吃,今年的樱桃个儿大,比往年的都好吃。走时再给娃们多带些。”终于盼来了好收成,我也替老父亲高兴。

没料想,樱桃采收了不到三天,就下了一场大雨。真是怕啥来啥,樱桃最害怕成熟时节下雨,一下雨,果子就会开裂,雨水顺着裂缝灌进去,不等采摘,樱桃就掉落一地。雨水在父亲的担忧中一连下了一个星期,雨停之后,满地都是红彤彤的樱桃,手一碰就淌汁。零星挂在树上的樱桃看起来深红发紫,但已经全部有裂缝,摘一颗放在嘴里,不甜,还有雨水的味道。我没有见到父亲穿着雨衣在园子里徘徊的样子,无从揣测他当时的心情。

今年是个丰收年,父亲满怀喜悦和感激。但从开园那天起,客商来得就很少,往年几个经常过来贩樱桃的客商只来了一个。物以稀为贵,当周边的樱桃大量上市时,樱桃的品相和口感再好,价格也只跌不涨。父亲担心樱桃采收早了口感不好、采收迟了走不了远路,还担心雨水的搅扰,在园子看一看树上的樱桃,再看一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推算着下雨前采收的进度。

一天,来了个樱桃贩子,是开着电动三轮车的一对中年夫妻,要进园子里自己采摘樱桃。过秤的时候,父亲看着电子秤上的数字,将公斤数按照市斤数收了钱。人走了以后,父亲觉得那么几筐樱桃卖的钱好像有点不对劲,仔细一算才明白,是自己算错账了。

十五亩地的樱桃园子,七百多棵树,自己采摘不现实,父亲就雇了周边村子十多个妇女来采摘。他唯恐怠慢了来干活的人,每天的午饭又加肉又加菜。我看见他放下平板车,骑着电动车上街了两趟,一趟买回了一大袋生鲜肉,另一趟买回了两块生姜。正午的太阳底下,父亲摘下草帽,撩起衣襟擦汗,不好意思地说:“老了,不中用了,买了肉就忘了买生姜。前一天,为一个干了一晌活的工人发工钱,我按一天的费用给发了。昨天,80元钱的工钱,我把20元面额的数了8张,递给人家了。”

父亲工作时,当了几十年的税收征管员,退休后在堂哥的公司做了多年的出纳。和数字、和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接二连三地出差错,是我没有料到的。父亲脸上带着笑,但我知道,在他内心的某个角落,一定弥漫着某种伤感,那伤感,一定不是因为记性变差,或者,是别的……

暮色缓缓落下来,落在田野上,落在父亲辛勤耕耘了十年的樱桃园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搬了一把椅子,在门前坐下来歇息。父亲坐在暮色里,也似乎是坐在他缓缓到来的暮年里。他的目光看向樱桃园的方向,那里有他盼望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国富民安。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