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党飞华和他的皮影作品。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斌峰
传统技艺能否与AI等现代技术有机融合?关公、秦琼能否与变形金刚、迈克尔·杰克逊同台演出?
通过牛皮和刻刀,“00后”西安小伙党飞华让传统的皮影艺术展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让“老技艺”赶上“新潮流”。
皮影,应该被看见
6月5日,在西安市书院门汪氏皮影工作室,墙上、展柜里大大小小的皮影随处可见。有《文成公主进藏》《霸王别姬》等大幅皮影,有兵马俑、秦腔脸谱等陕西特色标识皮影,有QQ和知名汽车品牌的皮影伴手礼。
党飞华的母亲汪海燕和外公汪天稳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在他们的影响下,2000年出生的党飞华从小耳濡目染,学习皮影手艺。
与母亲和外公不同的是,党飞华从小“不走寻常路”。在《宝可梦》热播的年代,他学着用牛皮边角料雕刻动漫皮影,虽然显得粗糙,但也因此成了校园“小红人”。
汪海燕看到党飞华喜欢皮影,便开始引导他了解家族的手艺。这期间,党飞华将非遗手艺和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制作了很多小动物形状的练手作品。
10多岁时,党飞华开始向汪海燕学“推皮走刀”。“推皮走刀”是陕西皮影雕刻的核心技术,即刀扎在皮子上不动,靠手的推拉转动形成不同的图案,这非常考验手指、手腕的耐力和稳定性。
好玩,是党飞华爱上皮影的最初动力。
党飞华是在2017年真正被皮影感动并爱上皮影的。那年,他和家人一起参加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当他们精心雕刻的皮影亮相时,瞬间成了全场的焦点,人们对这一来自东方的手艺赞叹不已。
“许多参观者从其他展厅赶过来,观看皮影表演。看到皮影受到如此多海外观众的喜爱,我心里顿时生起一股自豪感。”党飞华说。
2022年,党飞华随汪天稳去拜访碗碗腔老艺人李世杰。碗碗腔是陕西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其历史剧目一直用皮影戏形式演出并流行于民间。
当时,李世杰已近90岁高龄,卧病在床。但当党飞华问他能不能再弹唱一段时,李世杰忽然精神百倍,拿起月琴唱起碗碗腔《封神榜》中的选段《闻太师显魂》,唱腔婉转悲戚,不输盛年。
“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唱词,但韵律和节奏非常打动人,让我感受到了强劲的生命力。”党飞华说,“皮影艺术能激发人对光影美好的遐想,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生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应该有更好的舞台,应该被看见。”
从传统到流行,并不遥远
2019年,党飞华考入西北大学,学习生物科学专业。在校期间,他对汪氏皮影的10万余件藏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整理,编写关于非遗和皮影技艺的相关内容。“传统的师承是口传面授,而我试图用文字记录下老艺人的知识和技艺。”党飞华说。
党飞华和同学一起摸索用大肠杆菌给皮影上色。这一创新成果,获得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生物)大赛金奖。
2023年,党飞华来到北京,和伙伴一起打造汪氏皮影艺术馆,以展现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标志性的黑色礼帽、紧身西装、锃亮的皮鞋,2023年12月,在抖音账号“汪氏皮影·确实牛皮”,当“迈克尔·杰克逊”以皮影戏的形式滑动太空舞步时,许多网友发现,传统的古老技艺与流行文化并不遥远。“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可以突破时空”“传统的东西应该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抛弃”,有网友这样留言。
党飞华开始做抖音,是因为做文化传承,抖音是很大的宣传平台,所以必然得做这件事。在皮影艺术领域,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与观众形成互动,没有办法通过观众的反馈反哺创作。“以前像是端对端,但现在更像是点对点,抖音拉近了我们与观众的距离。”党飞华说。
在抖音上,党飞华开始了“在线整活”。除了将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步以皮影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还让“白骨精”跳科目三,让动漫里的“擎天柱”变身。
“我们面对的不是专业从业者,观众中绝大部分是从没看过皮影戏的人。大家需要时间去接触、欣赏,我们也需要借用大家熟悉的话题将皮影戏有趣的部分呈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观众。”党飞华说。
流行文化成了皮影戏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在抖音评论中,网友的发言也越来越踊跃。有人给党飞华出谋划策,建议他用皮影复原李小龙的武打动作,还有人提议做皮影的动漫电影,更有人感慨,传统文化其实可以走在时代的前沿。
目前,党飞华的粉丝涨到了8000多。“抖音能从数据上看到反响,只要不断调整,找到对的传播方式只是时间问题。”虽与目标尚有距离,但党飞华觉得收获颇丰。
形成新的艺术生态圈
除了自己做账号推广皮影文化,党飞华也与其他抖音博主合作,江寻千、南翔都是他的“学生”。
江寻千在抖音上制作过非遗绒花、非遗纸鸢,也教网友酿过荔枝酒。南翔复原过《红楼梦》里的美食,也学习过羽毛风筝、棠溪宝剑的制作。作为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皮影艺术自然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去年整整1个月,他们都泡在党飞华的工作室,从制皮、雕刻到上色,从早到晚地学习。
“老一辈强调基本功,我则更多是鼓励式教学。”党飞华说。
之后,江寻千和南翔制作出一套“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皮影。在演出时,孙悟空、猪八戒活灵活现,金箍棒打在白骨精变的老头儿身上,幕布后似真似假地腾起一股白烟。
“这个合作让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活力以及年轻人对非遗的热情,而且起步阶段就有大博主的辐射,可以很快提高皮影艺术的关注度,也降低了我们做传播的门槛。”党飞华说。
南翔和江寻千学皮影的视频获得了超过150万的点赞。评论中,有人说以前以为皮影就是普通的纸,现在才知道里面蕴藏了审美与智慧。有人晒出了自己刻的齐天大圣和瑞兽神狮,还有人贴出了一张皮影演出后台的照片,说姥爷就是唱皮影戏的。
几股力量拧到一块儿,皮影“活”了。用党飞华的话来说,就是皮影艺术在抖音上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生态圈。
“这不仅让传统文化被直接看到,还让它与流行文化一样有了互动。就好像粉丝会蹲点守候喜欢的主播,皮影艺术也有了自己的活水。”党飞华说。
在党飞华看来,他的责任不仅在艺术创作,也在于在互联网时代为非遗扩大话语权。“我们要做的就是桥梁,将老一辈人的手艺呈现到互联网上,为非遗在现代社会寻找新的生存模式、发展方式。”党飞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