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牛乃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下乡活动的时间为5月至12月,参与的车型共计99款。这一活动是为了落实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将“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广大农村消费者。
汽车是大宗消费品,产业链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但是,新能源汽车下乡仍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偏远乡镇没有维修网点和充电设施,车坏了都不知道到哪里去维修。新能源汽车企业开辟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过程,并非一下子就能迅速占领农村市场,只有尽快增加乡村营业网点的投入,组织高素质技术人员做售后服务,才能让农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因此,农村市场的未来属于那些以良好售后服务扎根农村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售后服务是一种长期性的细致工作,不仅包括维修、零部件更换、定期保养,也包括新产品咨询、使用指导、维修指导。为汽车下乡提供服务的企业,是否做出长远打算、做好售后服务,不仅是赢得信任的问题,也是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因此,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周密安排部署,谨防汽车下乡一阵风,风头一过,售后服务无影无踪。
售后服务也是广泛获得车辆使用信息,推进产品优化升级的有效载体。广大农村地形地貌多样,适合山地的车是否适合草原?适合运载的车是否适合田间的运送?售后服务中这些信息的获取,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深入了解农村市场,研究农村消费群体的用车特点,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新能源汽车新产品,更加有效开拓农村市场。
新能源汽车下乡,高品质满足农村地区消费者现实需要是硬道理。只有把握好这一点,才能真正起到提振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已多次推出汽车下乡政策,面对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带来的新机遇,新能源汽车企业要下足“绣花功夫”,深入调研农村消费群体,拿出贴近农村实际的举措,提供多样化的优质产品,更好满足广大农民的用车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广袤乡村跑得更畅、行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