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0日
面向新质生产力 培育创新型人才

殷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既是创新的发动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校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在科技创新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孵化地。同时,高校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高地,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应当肩负起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的重任,着力培育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

要加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引领科技革命的国家,通常能够率先把握发展机遇,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才能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高校要科学把握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和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基础学科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更多支撑。要尊重科研规律,破除“五唯”的不良倾向,在“破”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和赋能,注重高层次创新科技研发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构建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成效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充分释放创新动能。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要积极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伴随着现代科学不断发展,技术不断革新,高校的职能、使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与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基础研究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一流人才生态和优秀人才集聚高地、科研成果和思想智慧转化高地。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校通过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能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不同要素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有机衔接,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产业和产业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要通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科研组织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引入企业高管、资深律师、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等人力资源,采用“多元化师资+定制化课程+模块化场景”模式,推动“四链”深度融合;要面向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园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等,培育具备“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特点的创新型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要因地制宜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将高校自身特色优势与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助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

要着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技术、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大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复合型、多元化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构建“学科引领、专业支撑、课程集群”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改革格局。要主动对接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以产教融合聚合跨界资源,与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吸引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用黑板粉笔“修机器”“盖房子”等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环境仿真式、学生主导式、岗位体验式的实践教学,边实践、边培养、边应用,获取真实体验,提高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互补互促的院际协同机制,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背景教师打造复合型团队,协同共建、动态开放多学科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文科实验室、文工研究平台,并开展“专题式、项目制、案例化”的研讨式、混合式、智能化教学,提高应用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水平,让他们具备应对专业领域新问题、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挑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通过这种有机衔接,努力打通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关键一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支撑作用。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应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为,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