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刘居星
从乡村到社区,时隔一月,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为基层减负。4月22日,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明确权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为基层减负的方向方法。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基础。然而,深化拓展减负成果,需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只有明确基层该承担的工作范围、职责事项,才能让基层工作责任分明、有序运转,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基层是各项工作落实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部工作本就千头万绪,还要随时承接上级“转发”的各种任务,尤其是一些不适当的层层加码,不但加重了基层负担,而且干扰了基层的工作。
对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行政性与服务性并存,这意味着社区工作者既要处理各级行政部门下达的任务,又要做好服务群众工作。部分社区工作者反映,社区承担着许多数据采集、汇总任务,繁复的行政事务压缩了社区工作者与群众沟通交流、了解情况的时间,导致社区工作者服务效能降低。
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责不清、边界不明。大量行政、社会管理事务在实践中层层下放,各种事项、考核使基层干部不堪重负、疲于“内卷”。只有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开出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才能有效减轻基层“担子”,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工作落实、用心服务群众。
权责明确,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全面系统梳理自身职责,建立健全权力和责任两张清单,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据可循,一看就知道“干什么活、办什么事、担什么责”,从而“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对已经明确由基层承担的事务,要推动相应资源、管理权限下沉,赋予基层干部与其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让基层干部干事有底气、推进有动力。只有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作、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增效、为实干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