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吕化在酒店大门前迎宾。 本报记者 柏桦摄
4月17日早晨,西安唐华华邑酒店大堂前,出租车缓缓停下,一只手拉开了车门,亲切的问候声“您好,欢迎光临”同时响起。
拉开车门的人叫吕化,站在酒店大门前迎宾是他从业25年、辗转多家高星级酒店后依然坚守的岗位。
从刚入职时的礼宾员,到今天的唐华华邑酒店首席礼宾司、中国“金钥匙”执委会首席代表,吕化早已不用站在门前迎宾。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我的徒弟们早已升职,成为经理、总监,而我还在‘死磕’礼宾部的工作。我也一度迷茫过,是不是应该考虑换个岗位。但最终还是决定,就扎在这个‘拉车门’的岗位上。”
1997年,还在西安财经学院上大学的吕化,趁着假期到当时西安首批涉外星级酒店之一的西安唐华宾馆勤工俭学。“上班的第一天,我发现外宾竟然听不懂我说的英语,而身边的同事都可以和外宾正常交流。作为学了多年英语的大学生,我当时就有一种挫败感。”那天之后,吕化开始自学英语口语,也开始了他礼宾员的职业生涯。
每天早晨,站在大门前迎接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开关车门、送上问候,帮客人寄存行李、打车,为客人办理转交服务、旅游预订服务……日复一日无限重复的工作中,吕化忙出了自己的快乐。
2010年,一位来自英国的游客不慎遗失了护照。在吕化的热心帮助下,客人最终找到了护照。多日后,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寄到中国,向吕化致谢,为中国酒店业的服务点赞。
2016年,一对德国夫妇即将从西安前往拉萨之际,突然发现旅藏确认函丢失,整个行程被打乱。得知此事后,吕化连夜飞往拉萨为他们补办。一年后,这对德国夫妇带着礼物再次出现在吕化眼前。
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华裔夫妻,自2014年第一次来西安后,每年都要来西安旅游。当他们去遍了西安附近的景点后,吕化就自荐为“向导”,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一样的陕西特色。如今,他们已经和吕化成为会在每个重要的日子互道祝福的朋友、家人。
“常有人开玩笑说我是中国形象的民间推广大使。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形象、中国文化的推广者、传播者。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次帮助,都会成为外国朋友、外地游客喜欢中国、喜欢陕西的开端。”在无数次付出真诚、收获真心的过程中,吕化收获了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金钥匙“忠诚勋章”等荣誉,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让他在这个岗位坚持下去的信念——在不断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富有人生。
“富有的人生未必有大笔的金钱,但一定有很多人生阅历和朋友,以及能够帮助他人的能力和智慧。”在吕化看来,一个好的服务人员更像一个行为艺术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语言和行为给别人带去美的感受、精神层面的愉悦,“这也是‘金钥匙’的服务理念,始终葆有一种利他精神,在‘用心极致’的服务中,让客人感受‘满意加惊喜’,并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服务,也是影响他人的过程。身为服务者,如果我们将‘金钥匙’这种先利人后利己的理念广泛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明白并愿意去服务他人,这个社会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如今,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余,吕化承担起身为“金钥匙”的社会责任,开始了他的公益培训之路。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可能我们的人生只是浩瀚宇宙中一个很小的火花,但是只要发光发热,它就有价值!”吕化说。